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1年1期   作者:孙峰
[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

        孙峰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在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而快速扩大,而建筑工程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方法和思想,不断引进新施工技术,以促进该工程的发展达到建筑行业的需求。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重要内容,其能够保证土建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施工工序的连续性、可靠性。但目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因人员、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工作效果不理想,管理工作的作用也无法真正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土建施工进程受到限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创新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具有一定难度与复杂性,其中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主要核心工作之一,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较大,为避免对施工质量与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还需重视管理策略制定与优化,全面实施到各项工作环节中,专业化管理队伍积极参与,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不规范行为,第一时间上报与解决问题,降低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隐患,维护建筑企业良好形象,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施工条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模式创新应用的重要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因为涵盖的较多环节以及外界条件下,这就决定了现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特点,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方案,造成施工材料以及各项资源浪费的同时,自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鉴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各项施工资源节约应用的目标,那么施工单位就应该积极的调整不合理的现场管理模式,制定涵盖所有资源等方面的现场管理方案,像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此时也应该秉持再次利用的理念,把控好施工单位经济成本投入的同时,更能够努力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除此之外,因为体现较强复杂性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一旦施工单位忽视了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基础上,自然也会出现混乱施工局面的问题。施工单位合理的应用创新性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推动整体项目高效进行的基础上,自然也能够提高整体项目的施工水平。由此来看,合理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创新模式极为关键。
        2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
        2.1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控需要增强人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倘若可以全面发挥出管理人员的智慧,则施工现场的管控也必将变得更为有效。因此,在施工现场严密管理工作人员是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的核心环节之一。针对于现场建设而言,需要充分依据责任落实到人的基本运作原则,并且开展整体化的现场技术人才管控,特别是要增强对建设人员团队协作、专业技能的专项培训,同时提高施工场地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在建筑项目正式开展施工运作之前,相关企业需要针对建设人员的岗位工作开展要求展开深入地培训,妥善运用激励机制,提升建设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为建筑工程建设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运用实地调研与绩效考核多元化解析的方式来解析场地管理人员的现场管控状态,总结出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确认管理人员的具体培训需求。并且管理部门在挑选管理人员培训模式的阶段,需要充分兼顾其自身的工程运作情况,挑选具有着有针对性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训练方式,在完成培训活动之后,也需要运用诸如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询问受训相关工作人员,从而整体掌控培训品质,为之后的培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工程的投资成本控制,保证资金运转的合理性
        首先,建筑工程需要树立起内部成本控制意识,加强造价管理人员对投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效解决工程在投资风险评估、造价控制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筑工程需要不断健全投资成本管理体制,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实行严格地奖惩机制,以保证该制度能够真正落实下去,有利于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认真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中的内容,使得工程的成本能够达得到合理的使用。最后,工程需要将投资成本管理工作落实于土建施工的全过程中。如工程需要提前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后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方案来执行,且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管,以保证预算执行于预算方案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地反馈与解决,以保证资金的合理输出。同时,工程需要对土建施工过程中所支出的每一笔账单做好记录与整理工作,以便于后续的财务审核。
        2.3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检查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工种较多,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不便。除加强各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检查、考核外,还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检查力度,基于施工现场入口、施工现场区域内带云台的视频摄像头,借助神经网络算法,对施工人员工种、工作环境、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进行识别,通过报警器和语音提示方法进行安全提醒、记录,并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提示、提醒,构建现场安全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机制。
        2.4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探工作
        在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现场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具有重要影响,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效益,规避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做好施工现场勘探作业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就是在工程施工作业前,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需明确了解施工现场地下环境复杂程度、地基施工难度以及施工作业成功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制订,从而在确保设计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为后期各项作业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现场勘探作业过程中,为确保勘探的有效性,相关部门需借助当前先进的勘探设备和技术,对施工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勘探和数据分析,以此在明确了解施工困难度的基础上,为后期防治措施的有效制订奠定良好基础。
        2.5加强对现场管理理念的创新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想占据市场有力份额,那么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的基础上,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理念创新力度。首先,身为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站在本项目施工现状下,整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现场管理理念创新的目标。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现场管理理念,促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在该行业当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实际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环节当中,工作人员也需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定期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培训与教育活动,组建专业的施工现场管理团队,适当的创新现场管理的方法以及机制,全程秉持创新性的理念,为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6施工材料整体质量控制
        ①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关于施工材料应用,各施工部门会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及施工要求详细分析,然后按照施工材料申请要求,明确标准材料型号、质量、数量等,上传到相关部门中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分别发布到施工部门与采购部门中,一方面,是帮助施工部门对采购申请单中材料审批情况有一定掌握,便于后续施工阶段对材料使用;另一方面,采购部门根据审核单对施工材料询价、采购等,以审核通过的采购申请单信息为依据,注重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满足工程项目施工要求。②材料管理质量控制,施工材料采购工作完成后,需要注重施工材料各项环节中质量检测,并做好入库记录,包括:材料入库时间、储存位置、类别、数量等等。最主要的是每类施工材料都有国家认证质量检验证明书,并上传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备份与存档,便于后期对施工材料盘点。③材料应用质量控制,关于施工材料应用,以各施工单位审批合格后的材料采购单为主,材料管理部门与人员以此为依据,目的就是避免各项工作浪费施工材料,严控材料采购成本。并且,还需做好材料出库信息,如:申请部门、领取人员、出库材料类别、数量等。
        2.7提高对施工建材的质量检测重视度
        施工建材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原材料,建材本身质量的高低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而言具有重要影响,而纵观在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提高工程施工效益,采购不合格商品行为屡见不鲜,在降低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故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提高对施工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度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就是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全面检查流入施工现场建材的产品合格证明以及采购目录,并对其进行质量抽检工作。
        2.8效利用新技术,不断推进施工进程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很多防水新技术、BIM技术、GPS测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其不仅能够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便利,减轻其工作负担,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建筑工程需要重视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应用,如BIM技术为工程构建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工程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了工程的稳定进行,而为了真正落实BIM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对BIM技术应用自如,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该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不断推进工程的发展。
        2.9深化协调与监管举措
        针对于建筑项目而言,一般需要通过较长周期的持续化建设。所以,相关的突发事件发生往往是不能完全规避的,特别是类似停电、机械设施产生故障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时有发生。倘若此些突发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则会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开展。所以,需要在建设现场全面协调各个建设团队的工作,让其可以第一时间、有效地展开沟通,并将问题快速解决。特别是增强监督措施运作,其也是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础。除了革新管控机制,项目管控部门也需要创建明晰的绩效评估标准作为监管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削减场地管控的难度。
        2.10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强化检查监督力度
        由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安全管理要点不一,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督促分包单位加强技术交底,尤其是脚手架、土方、钢筋工程等安全风险较高的分项工程,要求必须按要求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细化专项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技术交底要求落实到个人,并签字确认,实现安全技术交底全覆盖,切实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防范和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推进土建工程的发展。为了保证该工作得以真正的落实,建筑工程需要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责任制度等,完善管理指标,同时也要从安全、技术、团队及成本等方面出发来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并能够合理分配工程的各项资源、资金,提高工程施工的可靠性。且施工单位也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施工团队的综合素养,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并为工程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新超,周克强,聂永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12(10):150-151.
        [2]田宏伟,张建华,刘袁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智能城市,2019,5(6):144-145.
        [3]莫福平,徐海伦,周瑞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9(11):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