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孙永芳
[导读] 为适应新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深度开展习作和阅读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拔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此篇文章就如何深入开展习作及阅读教学任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五境乡小学  孙永芳  674405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深度开展习作和阅读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拔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此篇文章就如何深入开展习作及阅读教学任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阅读教学;结合
        小学语文能够奠定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基调,但从整体上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枯燥的教学模式、缺乏严密逻辑的写作教学、空洞的阅读教学等等。围绕这些问题,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入开展习作,严格把握习作教学主旨,紧密联系阅读教学就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习作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原则
        1主导性原则
        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迈进语文天地,聚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全力打造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具有创新活力的教学形式。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需密切联系学生的心理及精神需要,切实调控教学节奏。
        2提高兴趣原则
        语文教学工作的推进需要遵循趣味化、个性化、灵活化的基本原则,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有序开展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阅读兴趣。在立足深刻课程内容基础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
        3提高阅读积累
        习作水平的高低和阅读量有着正向关联,要想把握习作的核心要义,写出富有深度、哲理、可读性强的文章就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输入量,拓展阅读面。当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有了清晰、科学的构架后,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够得到显著进步。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1指引学生找好文章主旨,确定自己所要表达的价值观
        习作和阅读进行交叉融合才能够迸发出闪亮的火花。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敦促学生养成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给出具有突出阅读重点、更小阅读负担的阅读材料,使的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习作的核心要义。


一篇优秀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精神共鸣,诱导读者思考,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可塑性,丰富学生的习作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阅读材料,为学生呈现精彩纷呈的阅读材料。另外,教师还需要针对文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充分激发阅读材料的用处。相对于传统的习作课程,现在的习作课程融合了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从习作手法、习作结构、习作用词用句再到阅读材料、阅读技巧等都有了系统而详尽的方法,这为学生充分掌握习作核心,阅读方法等多层次学习架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如果不突破传统习作与阅读教学中那些不利于革新教学模式的陈旧藩篱,将其中的教学精华换华为有益于现代教学的思想精髓,习作与阅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切实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落实好详尽的习作与阅读要求是语文教师需要严格遵守的。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突出情感,找到写作主旨是教师需要格外注意的。教师需要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挥阅读材料的先导作用。教师需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还能够充分提高阅读的质量。经过精细化的阅读指导,学生就能找到文章的所表达的主旨,从而转化为自身的写作参照。
        2找准写作要点
        教材是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授课前需把握好章节内容,围绕章节大纲展开授课。另外,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教学用具,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工作,利用教材引出问题。
        3读写融合
        依据教材整合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完《船长》、《海的女儿》这两篇文章后,可围绕“人物描写”展开探讨,在初步的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1)这两篇文章里面的主要人物是谁?(2)船长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3)《海的女儿》里面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是什么?(4)文章中的人物主要有哪些表现情感的动作描写?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文章。第二遍要求学生阅读时能够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这不仅是增加学生的阅读输入量,还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描述人物等等。另外,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结构,诱导学生通过清晰的行文结构、合理的故事脉络将文章生动的写出来。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落实好阅读任务,发挥阅读的先导作用,为学生呈现有个性、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塑造学生的写作思维和阅读思维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花时间并融合技巧一步步提升。为积极响应新时代下语文习作任务和阅读教学的指示工作,教师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拓展自身的教学思维,提高教学创新能力,瞄准学科的发展方向,积极推挤习作和阅读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亚敏.把握关键环节 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 —以部编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为例[J].课外语文,2020(31):74-76+86.
[2]罗海峰.从阅读学表达 以表达促理解—— — 也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J]. 广西教育,2020(05):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