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市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邱金权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体育道德是体育学科品德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同时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邱金权    610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体育道德是体育学科品德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同时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优化
        小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他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这往往能决定他在以后的学习或者整体素养的方向,所以需要各个学科都能在教学中渗透教学的方向。在这些教学中,体育更应该重视核心素养,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打基础。从教学内容上看,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能力、德育品质及健康行为3个方面。
        1背景分析
        1.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如今小学体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体育课堂上有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很多小学过度重视文化课的成绩而导致对于体育这样一门并不计入成绩的学科不被关注。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的忽视也就导致体育老师容易在课堂上懈怠,没有认真安排体育教学。其次是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可以选择的项目非常地少,大多时候是自己自由活动,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老师教学采取的方法也比较陈旧,是课堂总体内容枯燥乏味。许多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器材不怎么关注,这就会有教学场地不足、教学器具老化甚至无法使用等一系列情况。如果多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还会有体育器材不够的情况。
        1.2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内涵
        育课堂改革会以此为重要依据,在2017年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教育部明确指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质是体育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学中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素质,其中包括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和运动能力等多方面。运动能力包含了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一场体育活动能否正常展开就要看学生的运动能力。其次,健康行为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表现,一名学生是否具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就是由他是否有健康行为决定的。最后,体育品德是学生的体育品格、体育道德和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合理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而使学生得以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优化意义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增强体质。要想拥有健康身体,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虽然在我们日常升学过程中体育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是要知道身体素质良好是努力学习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怎么能保证能够长时间、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指示为我们揭示了未来:未来是教育决定未来的时代,进行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体育改革发展,有实现“全民运动、体育健康”的愿景,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总体水平的发展。
        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3.1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建设好现代化数字智能的小学体育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体育的教学实践中,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深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3.2以亲身实践为重点
        学生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是在课堂,目前来说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也还是在于课堂。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要注重丰富教学方法,寻找有效教学路径,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以合作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许多学生共同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同伴的体育学习。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同学一起,大家可以发现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不足或优点,进而能够去积极地改正或学习。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3.3重视学生差距,注重因材施教
        从学生不同的先天或后天条件出发,老师一定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我们不能否认不同的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学习能力可能是天差地别。如果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样势必导致整体体育学习的学习效率下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一定要对情况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体育方案,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4结语
        体育核心素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层的,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发展并且升华的过程。要培养一名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小学阶段至关必要,学校的培养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学校能够去真正地重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重视体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终才能够是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庆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2)
[2]谢艳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
[3]刘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