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胡王艳
[导读] 食品安全是如今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
        胡王艳
        贺州市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食品安全是如今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课题,由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因此必须要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本文从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几点关于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对策,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基本概述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使用农药是非常有必要的。农药可以帮助农作物有效防治病虫害,有助于农产品的产出。但如果不能合理控制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农药用量或者使用方法不当,农产品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问题,人们一旦食用了这样的农产品,就会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因此,在农产品正式进入市场之前,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让老百姓买的放心,吃的也放心。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有化学速测法、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等等。尽管如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手段较多,有关部门也一直都在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但由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农产品品种较多,农产品流转速度快,再加上还有检测环境、检测仪器以及检测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则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了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检测计划,并不断完善检测技术,减少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只允许质量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种植者错误使用农药
一些农产品种植者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也比较薄弱,对于农药的使用方法很模糊,只知道要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但并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用量。同时,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较低,并不清楚农药使用过量的后果以及会给农产品的后续检测及处理流程带来的麻烦。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我国蔬菜生产多较为分散,科学用药防治病虫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监控。一些农产品种植者只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为了促进农产品的产出,追求经济利益,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农药,甚至在农产品的收获季节仍然喷洒农药,根本没有考虑到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问题。此外,有些种类的农药只需对准农作物的根部喷洒即可生效,许多种植者却为了节省时间,在农作物的表面进行大面积喷洒,这不仅浪费了过多农药,还会导致多余的农药渗入土壤和附近水源,造成化学污染。
(二)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及有效的检测试剂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是没有食用危险的农产品,必须要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而要想保障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效果,则必须要有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及有效的检测试剂,三者缺一不可。但目前在很多地区,缺乏相应的专业检测人员,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从各部门抽调,对农残检测工作相关知识并无系统性的了解和学习以至于无法做到对每一种农产品都进行抽样检测,并且能检测的样品数量也十分有限,这就很容易使检测结果具有偶然性,不够准确。此外,普通检测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大型专业检测设备的的操作经验,根本无法实施大规模的、准确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这就会降低检测工作效率,阻碍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检测设备很多都是速测型,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无法进行定量检测。这也造成有些品种的农药无法被检测。在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高品质的、有效的检测试剂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今市场上的检测试剂种类较多,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很多试剂对储存条件要求较为苛刻,保质期也很短,因此各类检测试剂的选用及保存也成为了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再就是部分地区由于经费不足,没有能力引进先进的、专业的检测设备,许多现有设备又已经比较老旧,因此没有办法进行专业的检测,这就势必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三)缺乏系统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
一个系统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可以对整个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实现统筹作用,确保各个检测环节的顺利开展。虽然市场上有很多检测方法,但各方法之间的认定标准不相同,检测的精确度也相差比较大,可检测的农药种类也不一样,如酶抑制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不能检测有机氯和和拟除虫菊酯。部分检测仪器只能做定性检测而不能做定量检测等, 致使质量安全准入的第一道关口把关不严。

另外的问题是检测机构基本上都隶属与各行政机构真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中间机构从事蔬菜农残检测的很少,而且受 限于资金与技术力量的因素,普遍发展的很慢,权威性较差,目前一些地区还没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药残留检测体制,没有形成统一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导致实际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疏漏,甚至各个部门给出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还有所差别,这就很不利于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此外,在一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那里的农产品农药检测工作量比较大,但却缺乏一个系统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很难得到顺利实施。
(四)缺乏有效的农药监管
要想切实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保证最终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仅仅依靠种植者的自觉性以及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是不够的,还要加上监管部门对农药的合理监管,但是目前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理众多管理部门,出现在了多头监管,导致管理混乱,职责不清。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部门的检测标准存在“内外有别”的尴尬标准,这主要体现在出口蔬菜品要求高,内销则要求低。如今实际的市场交易中,部分地区的监管部门并没有形成对农药交易品种及数量的有效监管,使得一些国家禁止出售的农药产品仍然在市场上大量流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害农药残留在农产品内的风险。
        三、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对策分析
    (一)引导农产品种植者正确使用农药,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农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化学药剂,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以及合理控制用量,否则就很容易使过量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许多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再加上有时为了追求高产量,就在田间大量且频繁地喷洒农药。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地方政府应当定期下乡,教给种植者科学有效地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方法,避免一些种植者为了增收而盲目使用农药的现象发生,也要做好农药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告诉种植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农药,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观念,并且还要向种植者讲明农药残留的危害,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在平时的种植过程中学会自觉控制农药用量,从根源上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二)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引进高品质的检测试剂及先进的检测设备
检测人员是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的主体,如果检测人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专业素质不高,这对于检测工作的开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一定要注重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比如定期组织农业与农药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组织在岗检测人员进行模拟实操等。在检测试剂的选用和保存上,首先一定要选择高品质的、检测效果比较好的试剂,其次检测人员要按照不同试剂的不同储存条件,进行规范的取用及保存,避免检测试剂因储存方法不当而失效。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一定要引进专业的、先进的检测设备,这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也能切实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三)建立系统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
市场上的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庞大,因此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工作量也很大,这就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来对这些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涉及到质检、环保以及农业等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根据统一制定的检测标准进行良好的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各个检测环节的无缝衔接。
(四)政府应当加强对农药的监管
在很多地区的市场上,农药的买卖交易较为随意,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甚至非法出售一些国家禁止售卖的农药,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来进行适当的监管与干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严格禁止非法农药品种进入当地市场,并加强对各个区域市场的巡逻和监管,防止一些不法商贩暗中出售非法农药。政府也可以发布有奖举报信息,对举报非法交易行为的群众进行现金奖励,从而有效降低非法农药在市场上流通的可能性。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不断发展,市场上的农产品种类及数量越来越多,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却始终让消费者感到忧心。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农产品,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从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原因入手,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设备,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做到从根源上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参考文献
[1]蒋锋.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4):78+81.
[2]贾利蕊.农残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业,2019(09):23.
[3]韦海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检验检疫学刊,2020(01):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