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宇航 范子成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泗阳县供电公司 237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城市电网建设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张,相应的也带来了一些供电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通过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方式实施有效的调控,不断提升电厂经济效益和民生基础服务水平。智能化电网系统是依赖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配网运行模式,可以较好的区分闲忙时和峰谷值,更具科学性、统筹性。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现代化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结构,详细分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实践当中的各项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项现代化发展事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进一步扩大,必须要运用智能化的配电方式来保证电力供应质量。智能化的电网当中拥有自动化配网的服务功能,能够通过收集用户用电负荷的相关信息对现有电力资源重新进行调配和规划,充分响应在高峰用电阶段的保民压非政策,促使居民用电的平稳安全。为切实实施智能电网配电的基础功能,需要在前期规划当中对电网的布设和小区用户分布情况进行统筹管理,便于进行电力线路切换。
一、现代化智能电网工程的概述
(一)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化的电网工程是指能够对电网运行状态实施有效监测和智能化调节的一种重要运行模式,是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之下形成的一种有效融合,更好的保障了城市电网运行的高效与稳定。智能化电网体系的各项基本功能更为完善,能够和电力企业的营销规划、智能配电和系统维修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统筹化的管理,通过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智能分析不断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为有效缓解城市用电紧张、满足电网覆盖扩大的需求形成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二)系统结构分析
在智能化电网体系当中包括了监控探测、信号通信、主控平台和电站等多个环节,需要各方协作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智能化调控的应用优势。监控探测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和线路管理两方面,能够分别掌握用户用电信息和电网运行状态,为后续的配电调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探测和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引入通信系统来满足电网的大规模覆盖需求,传输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光纤或其他方式,但必须要保证和电网系统形成有效的功能匹配。在主控平台当中包括了软件编程和控制体系,也是实现智能化配电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用电需求和信息分析过程当中产生的配件结果也有一定差异,是一种依靠计算机分析和处理的重要过程,不仅能够较好的适应与新型的电网建设规划,还可以对一些老旧系统进行改造,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图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原理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各项应用分析
(一)环网柜的优化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现代化智能电网的自动化配电功能,在对电网进行前期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环网柜的优化处理,并切实和小区分布、用户需求等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具个性化与针对性的电网配置体系。环网柜的应用模式较多,目前在我国大多是根据小区分布进行单独配设的,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在大片区内将电网的负荷进行有效控制,并优化小区内的供电质量和效率。在环网柜系统的应用当中必须要配合响应的机电零件来保证其实际运转,根据负荷情况能够通过零件进行有效调节,是一种能够满足区域化电力配置的重要设计方案[1]。在电网优化过程当中,可以对一些老旧线路配设环网柜,使小区自由的环网柜和区域性的电网体系能够形成有效配合,更好地发挥稳定供电的作用。
(二)智能开关布设
根据智能化配电系统当中的配网调整原理,需要在电网的线路布设当中引入智能开关来调控对应的通路,确保在高峰供电时期内能够更好地将电力资源集中在保障民生方面,同时也能够根据闲忙时和峰谷值的差异进行配电的统筹规划,不断提升城市电网供应效率。
智能开关是一种能够和电网通路结合在一起的基础元件,根据智能化系统探测与输出的结果合理判断该通路的开关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开和调整,有效实现了配网自动化的功能[2]。在运用智能开关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电网线路本身负荷的调控作用,将最大限度设计为只有一条通路荷载时的压力范围,避免在调控和配电过程当中由于电网线路承载力有限而引发的各类安全问题,将电网设计和用户安全放在统筹工作的首位。
(三)敷设光纤线路
在光纤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之下,自动化配网系统也引入了光纤线路作为有效调控手段,能够实现更加灵敏的数据探测和信息传递,大大提升了当前电网的运行传输效率。在光纤线路的信号加在于传输当中充分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而减少了不必要的信息损耗,但在实际应用当中还需要考虑到在丰富的电网分布体系当中产生的电磁效应对光纤线路运行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线路交叠部位,必须用运用全反射膜进行分隔包覆,避免出现了信号的交叉和影响[3]。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智能化电网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应用当中,还需要根据需求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在保障信号精确且稳定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电网配置的智能水平。
(四)用户负荷监控
在智能化电网系统当中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户测量,这也为后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支撑,即通过对用户用电情况的详细分析,能够有效把控用户的用电习惯,对于一些用电需求偏低的区域则可以将电力资源的供应予以适当的倾斜,更好的保障了一些电力需求更大的区域用电。用户用电不平衡的差异化需求是一种常见性问题,为有效避免这些电力资源的闲置,可以通过探测分析确认后形成更加科学的配置调控,不断提升对不同用电需求用户的高质量服务[4]。在用户用电的监测过程当中还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异常运转参数,在对其进行智能化判定的过程当中,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对其进行修复处理,避免了事故的家具和安全问题的发生。
(五)信息集成处理
为切实保障电力企业的效益,在进行智能化配电系统发展的过程当中,运用了集成化处理的方式来提升分析效率和处理速度,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用电信息之后就能够建立一个真实的市场模型,并依照数据信息的广泛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正常的阈值范围,使后续的用电管理和配电分析更加科学。在城市化不断扩张和电网规模逐渐增加的大背景之下,这种信息的集成化与统筹化处理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计算量,使计算机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用户用电信息,在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和配电调控过程当中其运行的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更符合智能化配电系统高效且稳定的需求,也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
三、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智能化配电系统的便捷性与稳定性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该种电网建立方式和运行管理模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为相关的电力企业,也必须予以重视和投入相应的科研研究,切实根据当前城市发展情况和小区用电需求对电网布设进行优化调控,使其能够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电力资源输出。在电网配置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为后续的扩容预留出相应的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地下分布的电缆管线需要对开关点、沟道点等进行合理优化,充分保障电网体系的裕度符合延伸扩张或系统改造的建设需求。
四、结束语
总之,在智能化配电系统的运用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对电网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其能够在保持高效运行状态的同时更有利于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并尽量和社区配电形成有效衔接,使现代化电网的铺设更加科学合理。在电网体系当中还可以运用智能开关实现自动化的配网处理,不仅有利于在不同的用电峰谷区内实现重新的调节配置,还能够在线路故障时快速开启备用线路,减少对居民用电造成的影响,不断发挥智能化配电系统的应用优势,加强对用户负荷的集成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玮珩,李钊泽.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1(02):03-04.
[2]叶昕.浅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20(06):114-116.
[3]钱桥伴.基于配网自动化应用的配网继电保护整定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67-69.
[4]胡冰.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电力设备管理,2020(0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