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分公司,贵州 贵阳 550200
摘要:继美国提出“美国智能制造”和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传统制造行业又迎来一次“工业革命”,我国也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了长远规划。轮胎行业,属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能耗大、人力成本高。而面对饱和的市场,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服需求。大数据的运用,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精益生产;两化融合;管理变革;工业革命;
前言:工程子午胎分公司是贵轮异地搬迁的第一期工程。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公司搬迁规划,后并入原全钢三公司、原大力士分公司。公司体量大,承接订单范围广,生产工艺复杂。公司在搬迁合并期间,出现了较大的产能缺失,需要尽快整合资源,进入正常轨道。靠传统管理模式,按部就班的推行,已经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公司制定战略目标。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贵州轮胎利用信息化平台作为抓手,作为管理的一次变革。而工程子午胎作为探索先驱,通过近3年的摸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1、德国工业4.0与美国智能制造
在日益竞争市场下,美国与德国两个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制造强国之路。实施途径不尽相同,但目标都一致:成为制造强国,加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出国家 目标
德国工业4.0 建设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以增强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工业升级战略,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
美国智能制造 推行工业互联网,将人、数据、机器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制造,在制造业提升竞争力,推动美国制造业回归。
2、工程子午胎分公司信息化平台搭建
2.1 系统构架
工程子午胎涉及的产品非常广,现场情况复杂。公司领导决定走定制化开发的道路,同时也为本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土壤。一期信息化项目从2017年9月开始正式启动到2019年年底全部完成,历时2年半。围绕分公司的痛点,秉承精益生产的理念,开发了一套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设备健康管理平台。2020年,公司再次启动二期升级,主要在一期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补充,更加突出重点,目的和目标更清晰,重点模块涉及设备数据采集、APS高级排程、JIT物流系统、安灯系统等几个模块。同时与公司上下游信息化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对接,资源共享。
.png)
2.2 工业物联网:对生产设备、电子称、检测等进行数据采集;辅以R-FID芯片、PDA手持终端、AGV小车等投用。
2.3 APS:承接订单,智能排产,下发订单任务到MES系统执行,对MES反馈执行结果实时修正处理。APS作为整个系统的灵魂,精确分解订单,系统、全面的调度生产,给出合理建议提供决策。精准的计划、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
2.4 JIT物流系统: MES呼叫+立体库+AGV +库存看板+物流地图。根据生产进程,自动创建物料需求工单,按JIT原则供应物料,形成物流拉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信息传导模式,与计划电子看板一起全方位拉动。
.png)
2.5 安灯系统:对现场设备故障、物料供应异常、质量监控、生产中断等异常信息实时报警和消息推送。按个人、机台、车间/部门、分公司等不同维度展现异常现状,做到可视化管理。对任务的执行进行跟踪监控,按时间、层级进行执行结果消息推送,自动统计任务响应时间等执行过程数据。
APS、JIT物流系统、安灯系统的开发投用,为准时化生产有效推行提供技术平台,5个准确得以实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物料;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方式。
3、信息化平台与精益生产融合
3.1 准时化生产:建立信息化模块与准时化生产业务流程关系图,梳理信息化平台在精益生产中的运用,形成“信息化”与“精益化”的有效结合。下面就准时化生产涉及的物料供应、物料连续流、节拍时间、拉动式生产、弹性人力资源等方面业务进行梳理、关联。
.png)
3.2制造品质
信息化在“防呆”上的推广运用,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物料的FIFO执行、停放时间管理、防差错管理上,系统全覆盖管理相对传统的专人抽查,节约人力的同时还提升了管理效率,提供过程数据追溯。物料FIFO全流程监控、超期预警、红卡锁定、库存预警、自动结束返卡校对等信息化手段对胶料、半部件、胎胚全程监控管理,大幅降低超期料的发生,有效控制员工违规操作。并且,系统对操作过程的约束带来物料使用的规范;流程体系执行、监控相对完善;为质量追溯提供可靠的平台,促进质量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
同时,随着模具放行流程、机台巡检、半成品抽检、环境温湿度检测、不合格单处理等过程控制流程的投用,部分工作实现了无纸化管理,数据实时上传,异常问题及时反馈,极大提高了现场监测力度。
4、结语
谭建荣院士说过:“精益生产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标”!而我们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初始建设阶段,离智能制造还有距离,但“精益”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信息化推行,需要精益理念;同时“信息化”给“精益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流程保障。在开发设计信息化系统时,以精益化为目标,对标各个精益模块,在业务框架内按精益思想开发系统、检验系统。信息化平台带来新的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管理手段,给我们有效管理带来了新机。
作者简介:出生年月(1972——);毕业学校:贵州工学院;毕业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主要从事分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