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闭塞法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王文奇
[导读] 电话闭塞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降级运营模式
        王文奇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摘 要:电话闭塞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降级运营模式,也是地铁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的行车组织方法。通过对电话闭塞法的特点及使用要求的分析与实例阐述,使地铁行车工作人员规范掌握信号系统设备发生故障以后的行车组织方法,确保行车安全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地铁运行;电话闭塞法;优化措施
        地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主要依靠成熟的信号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人工控制到计算机控制逐渐发展成为了完善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列车控制系统一般分为三级控制,目前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是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当 CBTC 系统故障时会逐级降级到相应的行车闭塞模式。
        一、电话闭塞法相关内容概述
        1、应用条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正常应用时,交通管理部门坏采用电话闭塞法,确保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电话闭塞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调配车辆是通过人工控制的方式完成,该过程程序比较繁琐,并且车辆的具体行驶效率偏低,安全性相对较低,受这些因素影响,只有在轨道信号系统出现问题时,交通部门才会采用电话闭塞法。通常来说,电化闭塞法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会被应用:(1)发生了正线局部或全部联锁故障。(2)正线与车站全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完成相应的监控。(3)正线局部或全部红光带、紫光带故障情况。
        2、工作原理。在具体的应用环节,电话闭塞法的主要应用原理在于,对于一个闭塞分区,在运行期间只允许存在一辆列车运行,如果存在其他列车闯入的情况,会及时提出预警和下达调控指令,以确保系统应用过程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闭塞区间主要是指发
        车站的前两个车站所形成的区间,在对所圈定闭塞分区中是否有运行的列车,或者相邻车站在运行中是否存在列车,在车辆启动前需要向系统发出运行请求,对于具体的占线情况进行分析,查看是否存在运行列车占线的其概况,确定各类情况均满足要求之后,可以下达运行指令,使列车沿着既定方向运行。并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兼顾信号问题,从而确保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3、应用特点。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应用特点:第一,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不间断运行,借助交通电话闭塞法可以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督,及时调整其他区间内列车的运行状态,在确保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上,确保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第二,对于人工依赖性较强,该工作的进行多数情况下都对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人员综合能力较差,很容易造成一些运行问题的出现,降低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等级。此类问题也是后续对其进行优化处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4、组织流程。在闭塞法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组织流程:(1)对应用条件进行条件确认,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确保相互之间的沟通频率,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信号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和相关情况,在达到闭塞法应用标准后可以启用运行标准。(2)做好列车运行消息的校对工作,随后也需要和行车司机进行沟通,明确该列车运行所在位置,便于调度命令的顺利下达。(3)完成基础资料信息核对之后,在系统满足调度要求之后,开始向其传达正确的调度指令,指令内容也需要提前做好计算确认,从而提升确认信息的应用价值。(4)行车调度人员核实信息无误后,开始将列车所在道岔进行钩锁,以人工的形式来进行进路办理工作,如果列车在运行期间发现前方有迫停列车,并且没有多余道岔来运行时,此时需要暂时进行列车降级处理,将其运行到前方车站后停车,然后在对其进行组织处理。(5)在对闭塞条件进行确定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闭塞工作,而且也需要按照要求来进行路票的填制处理,做好相关应用手续的整理工作,为后续调度工作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


        二、电话闭塞法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地铁行业标准缺乏成熟和规范的标准,虽然不同地铁企业内部都形成了自身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应急处理程序方面的差异非常之大。与此同时,地铁行业员工的流动性很强,这对于地铁实现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影响作用很大,尤其在地铁发生意外状况或故障时,对于机组人员临场处理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很高。电话闭塞法是在地铁行车组织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基于其使用频率较低的特性,因此员工的掌握能力及熟练程度很难保证。2011 年上海地铁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就与调度员、值班员应急处理能力差有直接关系。因此,地铁
        企业要加强员工对电话闭塞法应用时机、细节及过程的掌握,以确保故障来临之时,员工能够临危不乱,并且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
        三、闭塞法行车组织优化措施分析
        1、增加校对次数。通过增加校对次数,能够提升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调度指令下达后的应用效果。在传统校验工作中,其校验次数一般都控制在 1 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容的容错率。因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数据优化时,可以将次数调整为两次,并且在对其进行校验的过程中,也需要在占线板上对于列车的具体位置进行调试摆放,这样也便于目前轨道交通中运行车辆数量的确认,提高闭塞法的应用质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进一步组织确认,在确定已经发生的故障问题后,需要对故障区域列车内部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处于稳定待命的状态,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延后指令时间。通过延后指令下达时间,有利于闭塞法命令下达结果的有效性,降低指令下达失误的几率。在下达指令前需按照要求对于列车位置进行再一次确认,明确该参数内容之后,指挥中心会和行车司机进行有效联系,确认调度指令的相关内容,明确其准确性之后可以进行指令的执行,提升指令内容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指令时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后,并且也需要做好校验工作,提升下达指令的可靠性。
        3、加强互控性管理。通过加强互控性管理,有利于其他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闭塞法的应用效果。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行调和车站之前的工作协调,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列车所在位置,同时也有利于核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应用中,也需要对司机区间迫停的具体时间进行确定,如果其时间已经超过了 5min,那么此时需要根据规定中的相关要求及时进行上报,而且也需要做好行调的调整工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应用不足,其实用范围相对较小,导致其应用效率普遍较低,这样在对列车位置进行核实时,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对其进行改进处理时,也需要沿着该方向持续改进,从而提升应用内容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4、简化命令内容。通过简化命令内容,可以为指令的顺利传递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从而提升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在传统程序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语言复杂程度较高,如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那么很容易干扰到指令的接收效率。针对此类问题,在对其进行优化处理时,也需要做好指令内容的简化工作,将语言进行适当简化,但是在日常培训中,需要对简化内容对应的指令内容进行培训,行车人员需要牢记各类简化指令对应的内容,在得到相关指令内容后可以及时作出反馈,并且也需要对系统的传递效率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要求,提高命令内容的应用效果。
        电话闭塞法虽是在城轨设备故障情况下为维持运营服务迫不得已采取的降级运营模式,但也是地铁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的行车组织方法。由于采用电话闭塞法时,保障行车安全的责任完全由人而不是设备承担,对于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等行车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办法与作业程序一丝不苟地办理接发列车业务,才能确保设备故障时运营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何宗华,汪松滋,何其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林瑜筠.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胡德臣,方晨.技规导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