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提质增效与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梁虎林
[导读] 国有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梁虎林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电石厂  内蒙古  750336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以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并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管理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内外环境、社会主要矛盾等方面深刻变化,就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国有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有企业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带头树立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境界。
        1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现实意义
        1.1履行“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责任,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关键领域的“压舱石”,近年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科技创新瓶颈制约、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作为带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主体,国有企业必须牢记“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自觉对标中央要求、锚定世界一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速度”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发展绩效的主要依据。
        1.2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国企的重要使命,更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之必由路径,我们需要把企业发展规划同国家重大战略衔接起来,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深化与世界优秀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纲领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当先锋、站排头。
        1.3坚持为民宗旨、惠及人民大众,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有企业分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在创造财富、贡献税收、改善民生、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国家队”的作用。国有企业应深刻理解“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内涵,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式,把企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措施
        2.1重视长远利益,制定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
        现阶段是战略制胜的时期,国有企业想要在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就必须重视制定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国有企业想要做强做好,就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将生产目标和经营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结合市场的需求重视长远利益,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快速的融入市场,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国有企业发展相结合,和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对比,按照市场的需求了解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销售计划,让产品/服务成为商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为国有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设计人力资源机构的时候,国有企业应该对国外发展形势和国内发展形势进行认真的分析,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现有资源。
        2.2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人员等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较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进步。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减少提议申请和财务报销等工作流程,能够提高业务办理的快捷性。其次,重视培养国有企业文化,让国有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也应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工作,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再其次,制定科学的员工激励制度,也是企业高质量管理以及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力,让工作人员有工作热情。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潜力进行深入地挖掘,积极进行人才选拔,对有潜力的管理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2.3强化国有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在相关改革政策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可以从内部着手进行改革创新、产品/服务研发创新和创新人才招聘,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其次,在进行产品/服务研发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便捷性、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对产品/服务进行人性化设计和个性化创新,明确品牌特色,促进企业自身良好发展。再次,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进行市场开拓,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最后,还需要对于国有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准确的预测、自控,进而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2.4优化产业结构和分层战略
        第一点,明确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站在较高的战略角度,将国有企业进行定义,让其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我国和地方的企业管理原则进行分层,按照领域的不同进行划分,并且站在全民所有的角度进行分析,它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进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相互扶持的目标。所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该站在产业结构和分层角度上制定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国有企业彼此之间重复建设的问题。第二点,对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进行改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像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全球的产业布局进行分析,进而确保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低质量的产业领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部分区域产业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价格哄抬或者降低的问题。第三点,完善国有企业的分层布局。严格遵守黄色产业带、绿色产业带和红色产业带的发展原则,完善国有企业的分层布局,逐层淘汰落后产业,积极完成现存产业的升级工作,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在各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结束语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应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继续深化改革。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只有高质量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红军.面向“十四五”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20,(5):22-29.
[2]任广乾,周雪娅,石晓倩.国有控股、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