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期   作者:张层1 张利娟2
[导读] 本文对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建设费用与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张层1  张利娟2
        1.浙江慧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1
        2. 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16
        摘要:本文对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建设费用与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建设费用与处理效果。
1前言
        近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各县市区陆续建成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全面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五水共治”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多元化[1],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2]。为更好地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以更贴近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建设费用与处理效果分析,为以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扩面、提升、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与支撑,切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1 前期资料调研
1.1调研范围
        调研范围包括71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相关资料,项目所在地位于浙江省某市城区周边农村。
1.2调研时间和方式
        调研时间:2021年3月-4月
        调研方式:资料查阅、与业主单位交流、建设运维多方座谈等方式。
1.3调研主要内容
        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投标报价、结算资料。
2各工艺建设费用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处理工艺、出水标准、建设规模等直接相关,同时还受当地地质、地貌、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和施工情况的影响。
        通过分类汇总分析宁波市正在运行的71个村庄的终端处理工艺的项目数据,得到吨水建设费用及吨水费用与建设规模的相关性。


        根据图-1中的处理规模--吨水建设成本曲线,可得到当污水处理规模为50m3/d、100 m3/d、150m3/d时,各种工艺大致的终端污水设施吨水建设成本,如表-1所示。

        根据71个村庄的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终端污水设施吨水建设成本(元/吨)随着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吨/天)的增大而呈现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规模效应越为明显。
        在出水水质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当污水量小于70m3/d时,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造价比厌氧、滴滤、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低;当污水量大于70m3/d时,鉴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达到出水标准需要增大人工湿地面积及增加停留时间,导致其造价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3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3.1污染物去除率
         
注:去除率(%)=[进水浓度(mg/L)-出水浓度(mg/L)]/进水浓度(mg/L)×100%
        通过各工艺污染物去除率平均值可以看出,以上四种工艺均适用于宁波本地的农村污水处理。其中:
        一体化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且BOD5去除率明显高于其它工艺;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相对较低,仅达到其他工艺效果的70%-80%。
        总体来说,在污染物去除率方面:一体化处理工艺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与土地渗滤组合与厌氧、滴滤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优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
3.2数据稳定性分析
        标准差也称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可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数据稳定性越好。通过引入“标准差”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说明不同处理工艺系统的稳定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一体化处理工艺除BOD5的处理效果稳定性稍低以外,其整体的系统运行稳定性最高;
        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稳定性最低,增加“滴滤”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总体来说,在系统稳定性方面:一体化处理工艺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与土地渗滤组合与厌氧、滴滤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优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
4结论
        1、终端污水设施吨水建设成本(元/吨)随着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吨/天)的增大而呈现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时,规模效应越为明显。
        2、在出水水质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当污水量小于70m3/d时,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造价比厌氧、滴滤、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低;当污水量大于70m3/d时,鉴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达到出水标准需要增大人工湿地面积及增加停留时间,导致其造价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3、一体化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最高,且BOD5去除率明显高于其它工艺;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率相对较低,仅达到其他工艺效果的70%-80%。
        4、在污染物去除率方面:一体化处理工艺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与土地渗滤组合与厌氧、滴滤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优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在系统稳定性方面:一体化处理工艺优于厌氧、滴滤、人工湿地与土地渗滤组合与厌氧、滴滤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优于厌氧与人工湿地工艺。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王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探讨[J],给水排水,2010(S2):28-31.
[2]叶宏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与进展[J]. 武夷学院学报, 2013, 32(002):15-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