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立立、高鹏玲、李金芳 承德广播电视台
河北省承德市067000
摘要:我国电视影视行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不少剪辑出来的电视作品,皆凭借着其生动的动态形式,赢得人们的欢迎和追捧,其也对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其精髓效果便在于纪录片整体的剪辑方式,而剪辑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纪录片的整体质量。由此可得,电视纪录片离不开优良有效的剪辑手法。对此,本文将侧重对该剪辑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出电视纪录片在剪辑过程中的奥秘。
关键词:剪辑方法;电视纪录片;研究
引言:
提起电视纪录片,能让我们构想到的便是那成百上千的镜头带给我们的精彩展现。而电视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所有镜头的转换皆需专业人士进行专门的设计。对于画面的整体剪辑也需要剪辑者具有一定的创造灵感,才能设计出精彩的剪辑方式。剪辑者在工作中通常面对着各式不同的剪辑方法,而要想从中择取最适合的剪辑方案往往是很难的。因此,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以观众的喜好与感受作为画面剪辑的重要参考,从而使镜头的转换能够与剪辑的逻辑要求相符合。
一、电视镜头转换
一部完整的纪录片,能够将片程的核心内容清晰的向观众所展示。而要想达成此目标,剪辑者则需将空间与时间概念弄清楚,并要严格按照两者相统一的形式进行剪辑。此外,纪录片中所要阐述的事件以及人物形态等也必须在对应的空间进行表述。而此,则对剪辑者的能力以及其对空间、时间的概念有着很高的要求[1]。
电视镜头的转换,即为不同的画面之间进行相互连串的过程,其也是能够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一种形式终端。不论是整体景象,还是局部景象,镜头的转换皆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而当主体的形态有了一定的变更时,观众在观看片段时,便会产生一定的视觉连贯反应,但若其主体背景在吻合的情况下产生错位现象,或在人物交谈过程中,因剪辑所产生了断点,那么此现象所产生的位移,其幅度便会偏小,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视觉所产生的跳动感要远大于位移感。而此原因,则是因为不同视角的幅度发生了变换,而此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观众的心理诉求。因此,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便会感觉画面的转换动静结合,十分流畅。而在画面的连续感中,影调与色彩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对此,剪辑者则应当严格把控色彩与影调的相符合,否则便会影响观众在观看片段时的视觉感受。
一步纪录片中,主镜头非常重要。其能直接影响整部影片的内容及质量,更对影片中整体的人物动作及事物形态起到了贯穿的作用。除了主镜头外便是插入镜头。其是介于主镜头以及与其相关镜头的插入部分,能够重点反映出整部影片的细节所在,也更能使影片的氛围得到一定的烘托,从而使影片的过渡效果能够达到更强,令主镜头中不连贯的片段能够相互连贯[2]。此外,部分插入镜头也能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例如提醒观众在观看主镜头时,注意要与另一场景进行结合想象。还有的插入镜头便能直接令整部影片更加精炼,其能够省略影片的中间部分片段,使整体影片情节更加精彩,更加能突出重点。电视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对很长的工作时段进行缩减。而此过程则需剪辑者能够有一定的筛选能力,以及要择取更适合的转换机会,从而令不能连续的镜头能够变得更加连续。
二、段落转换
纪录片中,镜头是其最小的单元部分。单个镜头联合成一组镜头便构成了段落。而段落的转换便是在内容播放过程中,将一段内容与另一段内容进行毫不突兀的连接。因此,剪辑者想要令纪录片整体看起来条理分明、清晰可观,那么则必然少不了对影片进行段落转换。而一般能够在生活中常见到的段落转换则包含电视特技与直接切换两种形式。
(一)电视特技转换
通过特技,使段落之间能够相以连贯,从而进行不突兀的转场。此种方法,适用于影片中内容起伏较大的情形。其主要特点便是能够将影片的段落层次显示的更加清晰。而转场特技的形式所包含种类也众多,例如淡入淡出、叠化、定格等。其中,淡入淡出形式主要是指在影片中,一幅画面突然暗淡时,其后的画面便能慢慢亮起来的一个过程。此种形式,大多在时间、空间发生较大变化时进行使用,从而令段落感及层次感能够更强。叠化则是起到令影片中画面相互重合的作用。其使用情形则与淡入淡出恰恰相反,通常多适用于时间、空间变化较小的情况。其并不能增强影片的段落感,但却能令影片整体观感更加流畅。由此可得,电视特技也不仅适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其还能够将镜头进行贯穿与连接,使用范围也颇有延展性。
(二)直接切换
直接切换特技还有另一个别称,便是无技巧转换。它的特点在于,它不需进行镜头内容的承上启下,而是在两段内容之间进行直接切换。而此种方式也令整体影片的节奏变得更加快速。生活中经常可见的切换方式则包括两级镜头转换、特写镜头转换以及形态因素转场等。两级镜头转换通常适用于影片中部分大段落的变更,其通过不同形式的两极景,将影片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影片的整体层次更加清晰。而特写镜头主要适用于影片中不同段落的转换,此种方式能够令影片内容形成一种源源不断之感,观众在观看时,也能有更加连贯的视觉体验。形态因素转场便是通过相近的形态来使影片更具协调感,从而令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感受到影片的连续性。例如影片中前一部分段落为雪景,以一片雪花的特写来结束,镜头张开后便是一对情侣在屋檐之下观雪的场景[3]。而此种情形能够令观众意犹未尽,也同时顺应了观众的心理反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纪录片中,其剪辑方式便是对影片的整体声音及画面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形式,其所涵盖的技术层面并不宽广,更多的,则是需要剪辑者在剪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来加以支撑。于剪辑者而言,其需在剪辑中,将影片的整体流程进行了解,从而理清自身剪辑思路,再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剪辑技巧结合现下所流行的新颖因素来进行剪辑。如此,电视纪录片中的内容便能更加趋于核心,其所展示出的形态也更能受到观众的欢迎,从而使电视纪录片的魅力感与艺术感能够得到完整的展现。
参考文献:
[1] 刘啸. 关于电视纪录片剪辑的节奏把握探讨[J]. 记者摇篮, 2019, 000(012):86-87.
[2] 崔昱. 电视纪录片剪辑的节奏把握探讨[J]. 记者观察, 2019, No.458(18):38-38.
[3] 盘坚. 新时期的电视剪辑技术及应用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 v.11;No.186(06):251+262.
作者简介:衡立立,女,1991年1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承德广播电视台记者 ,安徽农业大学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