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源
身份证号码:4508811986111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为了提高土木工程质量,施工前在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广泛建立工程项目,以控制在建工程的整体方案。同时,为确保土建结构设计的整体改进,应根据项目的发展制定优化程序。本文主要阐述优化土木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分析现有土木结构设计问题,并提出基础设施设计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引言
在此阶段,人们对建筑物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建筑物的大小、功能、内部设备和外观。在要求质量的同时,还应确保经济利益的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新型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已被应用到建筑项目中,并且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传统的土木建筑相比,现阶段的建筑项目逐渐变得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建筑工作的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建筑市场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建筑物有新的要求,包括质量,功能和外观等,要求相关人员在施工前进行勘测和设计,即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最佳设计是现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
1对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进行优化的意义
工程设计优化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节约资金的投入。减少了多层建设采光不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带来的成本的投入。优化设计结构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经济,建设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时候,建筑楼层越高,需要的建筑材料越多,随着楼层的增加,墙体的承重和建筑主体的重量会不断的增加,地基和墙面的承重力增加,所需要的水电管道和劳动力都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工程施工项目中,合理运用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2当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未能全面认识到图纸对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
现在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设计上做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完善的建设过程中,绘制完善的建设图纸失败,严重影响了建设的进展,也降低了项目的建设质量。从某些土木工程项目的当前建设情况来看,某些建筑单位注意绘制设计,并且不能正确理解图形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建造过程中随机设计了构建图形,图形设计完成后,图形将无法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这使项目建设工作难以整齐进行。
2.2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它的高度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且从城市发展来看,房屋建筑逐渐朝着高层建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避免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上的影响,应该加强抗震方面的设计。现阶段来说,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些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导致有些承重柱的横截面太小,当建筑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就会降低结构中的稳定性,很容易引发建筑的倒塌现象。其次,在抗震设计过程中,我国关于这方面有着抗震等级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不应该按照抗震等级作为设计中的主要指标,因为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它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也可能导致理论和实际中的不匹配,造成安全隐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设计师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平面的布置存在不规则的现象,从而导致单元上的不对称,进而影响建筑的结构性能。
2.3建筑施工相关技术人员素养需提升
高素养的相关技术人员能增强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人员的素养也有待提高。
高素质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方法;各部门之间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的有效沟通,分享交换意见,可以更好的完成建筑施工要求;当面对突发事件,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沉着冷静分析,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效率,可以帮助节约企业成本,使企业在建筑行业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
3.1优化建筑图纸设计
众所周知,工程图纸是确保建筑工程正确合理施工非常关键的基础保障。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工程设计图纸的重要意义,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存在懈怠心理,导致施工图纸设计存在较多缺陷和漏洞,而且具体施工过程也不能完全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导致设计图纸的应用价值得到很大的限制。针对这一情况,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完善和改进工程图纸设计内容。在具体设计时,有必要定义相关施工参数和指标,并直观地展现图纸的内容。同时,也应该在附图中应标出相关参数及其含义,并明确定义参数边界,以确保施工人员对附图不会产生歧义,以利于有效实施设计方案。建筑方案的设计完成后,需要专业人员在使用前检查图纸内容并确认正确性。建筑图纸如有问题,应结合实际工程立即进行修改,直至图纸内容被准确标注,以进一步体现图纸设计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3.2抗震设计中的优化
在土木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设计过程中计算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承重柱中横截面积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施工之前要进行预应力方面的测验,保证它可以承受住一定范围的外界作用力。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支柱、剪力墙以及横梁之间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在设计过程中避免刚度太强,要具有一定的变性能力,可以根据外力作用来调节自身的承受能力,对剪力墙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另外,还应该对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工程环境以及外力的影响,通常来说,抗震等级都会比规定的标准高一点,为了保证建筑在作用力下也能保持相应的延展性和承载能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中的结构配比以及和混凝土之间形成的作用力,从而保证对抗震安全的有效性。
3.3强化相关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作
在执行建筑结构设计任务之前,相关设计者必须加强与不同部门的关系。通过沟通和合作,您可以整合设计方向和建筑要求,从而通过设计活动进一步增强建筑要求。项目发生变更时,设计者需要与投资者交换意见,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者和构造函数必须加强沟通,了解基础的基本使用情况。考虑到整体困难的图纸设计,设计部门需要积极设置专业设计研究小组,以综合调查建筑工地的地质状况,根据具体调查结果制定施工计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建筑模型技术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并提高质量、效率和完整性。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显著改进,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控制结构设计错误的可能性,从而减轻了设计师的设计工作量。此外,信息模型技术开发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结构及时设计的实际要求,这需设计师具有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设计素质。未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便最终实现业务的长期增长。
参考文献
[1]闫炜龙.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95+97.
[2]林小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75-76+78.
[3]邱志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116-117.
[4]赵亚莉,宋春草.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8):59-60.
[5]李运超.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