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武汉市科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1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单位必须针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以解决建设项目管理和质量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建筑材料质量因素的影响
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直接关乎着建筑工程的品质。现阶段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建筑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采购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要求的施工材料,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要求。有的建筑施工单位还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并且相关的监督部门并没有做好监督工作,施工现场的材料乱放堆砌,没有做好保护措施,这样使得建筑材料长期受潮和被阳光暴晒,严重影响了材料的使用性能。
随着大众生活水准的持续化提升,对建筑工程品质要求也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的型号与品类也日趋多元化,进一步提升了建筑材料品质检测工作开展的难度。许多的建筑工地依然运用着传统的现场检测模式,随机挑选一些类别一致的建筑材料作为现场检查的目标。这种传统的方式往往缺乏系统化的交叉运作,所以往往会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这无疑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安全风险。
1.2 机械设备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有效提高我国施工机械水平,对施工效率的高低产生极大的影响。机械及设备购买不当或使用不当,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建设工程中使用自动和集成机械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建设速度、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机械及装备的良好管理也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
1.3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因素的影响
人员从建筑工程的设计到工程的验收都始终贯穿其中,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对于整体工程管控工作的开展品质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在建筑领域极速化发展的阶段,其行业的发展也充分展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以往的建设技术已经逐步被淘汰,此种转变,对现场建设管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准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且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往往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征。因此,这也导致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这也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控品质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健全管理体制
为解决管理体制不健全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优化需从管理体制的健全入手,以此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一支高效科学的管理队伍,并保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工作效率,不得出现人员频繁变动的情况,否则建筑工程管理效果将无法得到保障。在建筑工程立项环节应完成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建设,该团队须包含建筑工程的主要领导人员,如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需基于项目经理责任制开展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并向个人划分具体责任,辅以严格实用的考核制度,即可通过奖惩结合的管理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约束。须保证现代工程管理理念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间真正树立,保证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控制能够严格基于预期目标推进。
以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为例,考虑到其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各项活动能否按照规定期限完成,因此,管理体制健全需从进度管理入手,并在开工前编制进度计划安排表,保证材料和资金能够基于进度科学供应,有据可依的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将取得预期效果。
2.2 完善管理制度
为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承建单位必须深入认识到管理制度属于有序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同时正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施工管理制度存在的普遍不足,以此有针对性的完善制度。在制度完善探索中,首先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部门,以此设置功能齐全的管理机构,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分析,保证人员配置安排的科学合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各项需求,施工管理的全面推进及有序开展将得到保障。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还要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在完善制度的同时,相关单位必须结合地区和工程实际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属于其中的重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会直接受到影响。作为处理方法严密谨慎、存在复杂多变管理因素、技术性及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开展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即可充分结合质量管理与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以此打造有机的整体,不断提升操作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筑工程即可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真正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2.3 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1)建筑施工项目开始前,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有利于后期的审核工作。其次,应实地调查建筑物周围环境,充分审查施工条件。最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标准和施工计划。
(2)在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要完善进出仓库物料和设备等作业,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整个施工项目的核心是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的进料质量和工程机械设备良好运行。
(3)建筑施工项目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进行验收,综合评估施工质量是否达标,通过实地调查,排查问题和安全隐患。
2.4 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想能够促使施工单位在最少的经济投入下,稳步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那么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首先,从施工材料采购环节进行分析,在施工单位进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关的采购工作人员先对市场上各种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查,挑选出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材料,确保施工单位获取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出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身为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从材料的类型以及特点出发,对所有的材料实施合理的保存以及管理,要求施工人员用多少取多少材料,严禁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2.5 优化机械设备性能
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而言,机械设备性能对于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设备管理的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避免安全问题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管理部门还需要紧密结合现今的发展潮流与动向,进行机械设备的性能优化,保障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正常运行,提升机械设备的运作效能,实现建筑施工效能的有效提升,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的保障离不开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加强管控,确保各环节良好运行,尤其是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应对,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周薇,王继斌.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1(07):169-171.
[2]曾华铭.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8-9.
[3]唐凯.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