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赖金梅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赖金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白水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4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关键方法。文学名著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高年级的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导读的计划,科学运用阅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对名著进行分析,进而使学生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并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情操得到陶冶。
关键词:名著导读;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名著导读的引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1]。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学史中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它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风向标。对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名著导读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学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对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进行掌握,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心灵进行一定的滋养与净化,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的空间,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未来有各种丰富的想象与憧憬。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名著导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认知,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制定科学的导读规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年龄的特点,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即使已经在高年级的学生,其人格特征的形成也并没有稳定[2]。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的挖掘名著中新鲜的事物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阅读理解的能力为学生制定恰当的阅读计划。在选择阅读的名著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所选的名著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通过阅读使学生逐渐发现名著中有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索,在文章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与内容,进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逐渐得到提升。一般名著的内容都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的名著在种类与内容上是极为繁多的,因此,有一部分名著距离我们生活的环境与时代相距久远,因此,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对名著的内容在理解上不是很透彻,所以名著的文学价值也就不能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名著的材料时,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联系的材料。

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始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我控制能力,为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任务[3]。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阅读的内容与材料向学生发布一定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记录工作,进而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分析,最后将自己理解与阅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记录与整理。通过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在进行第二次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对以前的阅读笔记进行一定的翻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
二、运用阅读技巧对名著内容进行分析
        要使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成绩,使它的文学教师与教育价值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名著进行一定的分析,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的效率与能力也就会不断的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传授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名著进行仔细的分析与归纳。在指导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引导学生集中精神加入到阅读的气氛与环境当中[4]。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运用各个感官,使口、心、眼都运转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边阅读边思考,这种阅读模式将会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对名著的内容完成精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与一些学生认为比较精彩的情节进行摘抄,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进行描述,在阅读之后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心得。在通过精读与读后感受之后,学生就会对阅读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进而实现知识的积累。
三、拓展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在生活的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涉及到的面积与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在新课改改革与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应该对学生的兴趣与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5]。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养成进行培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阅读面积进行拓展,进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文化积累进行有效的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要求的名著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阅读的范围与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题材,对学生的眼界进行一定的扩展,进而极大的满足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求。
四、结束语
        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活动。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承担阅读教学的责任,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要进行及时的了解,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与任务,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0.
[2]姜利.探究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8):135.
[3]罗冬荣.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7):175.
[4]王华.小学语文高年级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5):33-34.
[5]陈梅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