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桂宗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 81010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各种思想与文化观念影响着中国,这客观上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此做出思考,找到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即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这是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学习能力与思想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为学生播撒古诗词情怀的种子,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文学素养可以通过语文进行培养,文学素养可以体现一个人语言和思想上的境界,而语文可以通过古诗词将古人们的智慧交予我们,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感情。在当今教育的环境下,国民已经开始重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局也增加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教材的改编,我们也应一改以前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古诗词的学习过于枯燥,在生僻字的讲解时都不愿意去听,就更提不上说陶冶学生的情操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寻找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中的诗词内容分析
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安排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古诗词教学安排,既要提高古诗词内容比例,更要突出教学重点,学习各种风格的古诗词,注重单元知识间的整合,着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而从实际的小学语文教材安排来看,古诗词内容安排并不合理,虽然大部分的古诗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多数内容太浅显易懂,自然类型的古诗词数量太多,其他类型的,如现实题材的诗歌等比例少,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该增加包括传统习俗、哲理诗、现实诗在内的多种类型,完善古诗词教学的系统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实现教学目标。
(二)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优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新的知识,拓展文化视野,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知识拓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些单一,这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融合。原有教学方法多是教师对原文朗诵,然后对内容逐句讲解,最后重点学习诗词创作背景并翻译诗词。此种程式化的、被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到新奇,无法引起学生注意,更提不起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诗词教学需不求甚解
平常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将问题的实质弄懂,理解题目的用意,但是在诗词的教学中不必咬文嚼字,学生只需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如果过分纠结于每一个词的意思将会失去诗词的一种“朦胧美”,所感受的意境也会有所下降。一些有分歧的字词没有明确的解释时,可以留给学生自己遐想的一个空间,只要是想法合理都行,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例如,小学二年级语文所学的《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自古以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赞成是“深”,还有些人认为是“生”。当我们进行系统的学习时,会发现当时的季节已经到了深秋了,当我们走进山林中,到底是在山腰处“生”出了一片云彩来,还是在山中“深”处的人家在袅袅炊烟中做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很有意境,都符合当时的情感。教师在这时不能左右学生的想法,也不必将其解释清楚,而是留一个空间给学生进行自己的遐想,无论怎么样都别有意境,让学生自行形成小组进行讨论,得出他们的观点,只要合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二)创设情境教学
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通常无法集中注意力。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的心理特点,适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古诗词语言有着简短、优美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分析作者描绘的场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逐步走进古诗词情境中。例如,在《春晓》教学中,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的心思与精力能够放在课堂上,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进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情境中。当学生朗读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句,并看到视频呈现风雨将屋外树木上的花朵吹得到处都是的场景,很轻松联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古诗词情境中,学生不仅准确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也实现了学习能力和想象力的培育。
(三)引入诗词背景,引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一点,即围绕古诗词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主旨和内涵进行理解和把握。对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引入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例如:在教学《夏日绝句》这一课时,教师并非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而是给学生介绍本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丈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作者为此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而创作了这首诗……”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与项羽相关的故事,学生的兴趣将得以激发。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该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根据古诗下方的注释带领学生学习诗句的含义,让学生对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有更为强烈的感受。最后,教师则带领学生梳理本诗,帮助学生提取本诗的重点,进行记忆、背诵,并组织学生分享个人的收获。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古诗内涵形成深切体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意境美、音乐美以及语言美,实现学科素养发展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内涵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这样一来,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学生将积累丰富的古诗词知识,课堂教学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蒋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6):139-140.
[2]周露芳.谈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J].文化产业,2019(10):61-62.
[3]谭甲文,娄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