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樊宝莲
[导读] 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写作困难的情况,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

        樊宝莲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  810100
        摘要: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写作困难的情况,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被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学习语文写作知识。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低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大部分学生敷衍的态度学习语文写作知识,最终完成的写作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标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析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传统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写作方式大多数都是由教师给出特定的写作框,学生们根据教师所描述的大框里进行既定模式的书写,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们的写作内容是空洞的不灵活的学生们的写作思想和灵感被禁锢,没有给学生们充分的写作空间,这种传统模式写作下的学生写作素养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大众对于小学文学素养的逐渐提升的这种需求,所以完善小学写作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小学写作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当在原有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善措施让小学写作顺应时代潮流,挣脱传统糟粕的束缚,追求写作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教学的方式并未进行深层次的优化。作文并不是仅由优美的语句堆砌起来的,还涉及到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让学生背诵一些词藻华丽的语句,然后直接搬运到作文当中,这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容易造成词不达意的效果。教师除了存在让学生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错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始终不能发挥主体地位,难以提高写作兴趣。
        (二)写作信心不足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教师考虑到学生接触语文这门学科的时间不长,没有完全掌握汉字在语言表达及意境描述方面相对薄弱,因此认为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过程中,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到写作教学的意义,单纯以语文教材单元练习为主,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写作练习与教学。这样一来,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些学生粗心大意,在写作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以及语句不通畅的表达内容,在受到教师严厉的批评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写作的信心,认为语文写作难度较大,自己难以掌握好语文写作,从而对语文写作课堂产生恐惧心理。


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措施
        (一)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多来自日常生活,生活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与感悟能力,并引导学生将所见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以表达。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课外读物,并在日常作文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其以自己的视角观察生活,并应用到语文写作中。使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得以提升。另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思想,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语文写作课堂。
        (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对于学生的写作而言,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写作时便联想不到相关的事迹或者事物,也就没有相关的素材,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出现了流水账、抄写作文书上的作文等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产生想象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能让学生产生想象力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找到写作的方向。教师可以在写作的教学课堂当中寻找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述,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分享自身的故事与感受,让学生在加强相互之间了解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朗诵有感情的诗集或者课文,以此来达到在朗读中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写作素材积累的目的,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联想能力。
        (三)制定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制定良好的工作计划,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以便能够有步骤性、有目的性的实施教学活动。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适合班级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教师应不厌其烦的进行引导和培养,并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提高个体回答频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创设丰富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应为学生多提供回答问题、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提问,学生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能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教师可设置黑板专栏,每天都在黑板的固定角落写出一句经学生精挑细选的格言和名句。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所思所想用板书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时刻警醒自身的言行举止,还能为写作提供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文写作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判断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但从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况分析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语文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写作素材,消除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恐惧心理,充分利用作文评价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传.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63.
[2]魏广新.薪酬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4):111.
[3]邵文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