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团结小学校 150001
摘要:新课改不断的在发展对于教育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实教学中还在使用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学校要进行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学校开始应用此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让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教学实践应用
引言:实际教学中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对教师的影响比较久远也比较深刻,所以要让教师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是比较艰难的,但是想让学生有更好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教师要明确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的意思是,教师通过多媒体一系列媒介以及角色扮演或者是丰富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教师创建的情境去体验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与作者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时愉悦的。这种教学方法是能够体现新课改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共性就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小学这个阶段是学习和文化塑造最关键的时期。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还在逐渐发育的阶段,对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和文章的理解都不到位甚至是理解不了,想象不出古诗词中提到的景象。情境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的刻板枯燥来说会更加有趣生动一些,使得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会更加轻松。以此,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多搜集关于情境教学的资料,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做不到的,语文学科需要情境的融入才可以更好的体现文章的美和意境。
2、释放学生天性,发挥学生想象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单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进行知识接收,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被消磨掉。
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外在的引导和启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天性,在语文课程中作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在语文考试成绩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但是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写的不出彩,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的天性的到释放,他们就会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就会想出精彩的作文。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学古诗时身临其境的体验诗人的情感和当时写诗的背景,这会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刻,这也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做铺垫。
三、情境教学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还原情境,深入理解。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搜集还原情境时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和本文相关的资料、多媒体影像等,在教学时通过这些东西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以此来学习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视觉、听觉等感官中进行多角度学习。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故宫博物院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看一看了解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建筑它的布局以及故宫博物院建成的背景等,通过观看再结合书本中对故宫博物院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2、创设情境问题
语文虽然是一门文字和语言类学科,但是语文课堂中不单纯只是给学生传授文字知识和古诗词中用到的优美的语句,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后能将知识背后所蕴藏的知识灵活的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自己家乡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播放北京春节的视频以及图片,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家乡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把实际生活和知识串联在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语文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这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3、描绘联想的内容,放飞学生个性。情境教学不是指在课堂使用就结束的,要在课后让学生对刚才课上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到的画面和情感写下来。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来,这也是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让学生的联想力得到了锻炼,为之后学生各种类型的写作做好铺垫。
总结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于学生来说,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锻炼学生想象力;对于教学课堂来说,情境教学法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于教师而言,情境教学法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月萍. 巧用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成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 教育观察,2019,8(41):45-46.
[2]杨玉雪. 此情此境、待向谁述——语文情境课堂创设的几点实践[J]. 才智,2019(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