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门小学,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不得多得的非物质文化珍宝,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了沉重的一笔。在不同的时代还有着不一样的称呼,如唐诗、宋词、元曲;在书写形式上,又可以分为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它的每一个字都传达了当时作者的丝丝情谊,让后人忍不住的研究、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让古诗词被后世的学生所了解。文章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进行研究、讨论,促进未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更加的被学生所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
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瑰宝——古诗词,一直都备受各个年代的人们所喜爱着。各个时代中,古诗词都被教育行业高度关注这,在每一册的教学编辑中都会选择适当的古诗词,或是通俗易懂,或是意义深刻。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朗朗上口的拼音版《唐诗三百首》,让他们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能让他们初步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为他们以后学习更晦涩的古诗词奠定基础。
一.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就现在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来说,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单纯的用“阅读-学习-背诵”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比较一般,更不会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甚至一度让学生在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枯燥和无聊,影响未来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古诗词教学。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
(一)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丰富学生情感
对于小学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单纯的将古诗文直接的讲述给学生,应结合现在小学生的兴趣方向,让他们了解到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充分理解到这所古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所处环境,让他们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感情的共鸣,促进他们对古诗词含义的了解[1]。
如在学习《过零丁洋》时,可以先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进行背景的初步了解。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宋词时,可以先讲解这是在宋代时期,诗人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最后兵败被俘,囚禁于船上路过零丁洋所做。经过时代背景的初步了解,学生可以初步体会到“辛苦遭逢起一经”和“零丁洋里叹零丁”等前3句的意思,从而引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感叹,表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出在中国历史上,我国曾经的战争对抗,播放相应的视频短片,让小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人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情感。
(二)强化学生朗读情感,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增加对学生古诗词的朗读,通过学生多次的、熟练的进行朗读感受古诗词中汉字的魅力,加深小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强化学生的朗读情感。
语文教师在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小学生朗诵时所需要关注的节奏和音调,在不断地朗读中,掌握古诗词中汉字的读音、写法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大致体会诗中诗人所想表达的情感,实现感情上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
例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喜悦之情,用激情高昂的音调进行朗读;《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寂寥之情,应用低迷、缓慢的音调所表达;《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对美好愿望的盼望之情,则要用对未来无限的期盼所表达出来。或者在学习《长歌行》中,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出来,再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无奈、可惜,到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思考。这一首诗的情感较为丰富,但总体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们在不断地朗读过程中,会慢慢的发现古诗词中所想表达的意思,增加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三)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带动学生深入思考
对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大多属于“坐不住”的状态,教师不应单纯的将作品拎出来讲解,让他们有自我松懈的时机,而需要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课堂内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凉州词》时,语文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古诗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提出:“该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应该将诗词按什么节奏和音调朗读?”等问题,带动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入的思考,加深学生对该篇古诗词的印象[3]。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仅限制于书本,还能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若对于该诗文的阅读节奏和表达情感拿捏不准时,语文教师可以将提前找好的相关音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表达与其他人的表达有何不同。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古诗词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播放、讲解,拓展学生的世面,让学生能更主观的感受到古诗词中所描述的情景。如《题西林壁》的学习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庐山的连绵起伏所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对大自然奇景的伟观,真正认识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同时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古诗词一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肩负着传承华夏民族丰富文化底蕴。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高效的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真正的感受到来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的改变,与新时代的思想和技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探索我国传统文化——古诗词的奥秘,为学生以后的古诗词教学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耀嘉.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的方法[J]. 华夏教师,2019(32):50-51.
[2] 吴新华.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2019(35):113.
[3] 夏云.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