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张希
[导读] 随着社会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
        张希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 湖北宜昌 443501)
        摘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元化教学策略和方式,促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
        
        语文课程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教学问题,使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新事物时是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的,对于语文文章中的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是小学开展教学的教学难点。多媒体具有再现真实情景的特点,将多媒体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充分结合,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中的抽象内容[1],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直观、动态的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秋天的图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这两方面为依据,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秋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文章内容相对应的图片,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意思。如在文章中描写到山野上有梨树、高粱、苹果等植物,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梨树、高粱、苹果,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秋天的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合理使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事物,提高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二、应用微课开展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部分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过于注重讲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以及接受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完全吸收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降低了教学质量。要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教师就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善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的问题,如使用微课开展教学,微课是一种使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或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能够将教学内容简化,重点教授教学中的重难点,从简到难的程度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难点,满足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化学习,从而达到改善教学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
        例如:在《忆江南》的教学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古诗体裁,虽然对作者描写的江南风景和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之情能够理解,但是都是较为表面的认识。在这节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感受古诗中的风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微课将《忆江南》中描写的景象用视频为学生展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用视频将景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瞬间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江南美景。接着教师可使用微课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如作者、写作背景、诗句意思等。在讲解完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和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进一步感受古诗中描写的景象,最后在朗读古诗时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强化教学实践
        语文本身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注重教授学生识字、句式、表达等方面,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较强,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注重强化教学实践[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进一步掌握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多媒体具有声像具备、图像逼真的特点,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有趣的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汉字文化,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字谜,汉字谐音特点以及汉字的变化,在开展猜字谜活动时教师还可使用多媒体播放带有节奏感的音乐,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有序、有趣的教学环境中,更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掌握汉字知识和汉字文化,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语文的兴趣,还能够实现现代化教学,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惠懋.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有效教学策略[J]. 华人时刊(校长), 2020, No.422(06):78-79.
[1]李淑芬.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5):584.
        作者简介:张希(1987.04- ),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