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浅谈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廖贵梅
[导读] 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廖贵梅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第二幼儿园 563300
        摘要: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教育是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教育要求。在德育视域下,培养幼儿好习惯旨在为幼儿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文就以幼儿教育为例,分析当前幼儿习惯培养现状,浅谈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有效策略,以借此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好习惯;养成;活动
        前言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作为新时代幼儿教师,应当自觉将培养幼儿好习惯纳为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注重幼儿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当前幼儿好习惯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国家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提出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学习文化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幼儿教师并没有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而是偏重于学习文化知识。这样的方式导致很多幼儿在学习上很吃力,造成压力过大,性格孤僻,不爱讲话等情况出现,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应该把幼儿当作一个主体进行教育和培养,注重幼儿自身的特点,耐心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学校和教师要共同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推动幼儿教育的动力。
        二、幼儿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一)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而父母是孩子一切行为习惯的源头,父母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应不放松。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和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尽量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因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叫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不折花踩草、不乱扔果皮、和同伴友好相处等等。孩子每作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鼓励和肯定,切记置之不理。        
(二)老师给幼儿做好表率,身正不令而从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到或感觉到,教师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我常常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也按照这些要求做,比如日常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盡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习惯性地在每天早上上课之前打扫卫生,整理课桌,早到的孩子看到后,也会很自觉地拿起抹布擦桌子,摆桌凳。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改如何做。        
        (三)细节中抓问题,矫正幼儿行为的点滴错误        
孩子常常是在点滴错误中,渐渐养成一些坏习惯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幼儿爱发脾气,动不动就躺在地上大声哭叫;有的幼儿玩耍时,要求小伙伴把玩具全都给他……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一定不能漠视。

刚入园的幼儿各方面的习惯较差,教者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抓好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做操、午餐时提醒幼儿互相谦让,避免因推搡而造成伤害,发现有谦让行为的孩子时及时给予表扬,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们能够主动谦让,形成好习惯;自由活动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确实没办法时再请老师帮忙,从中发展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用餐时要做到桌碗和地面干净,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进行了勤俭节约的教育;午休时一定要悄悄的,不能影响他人休息,从中学会关心他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交往的需要也不断增加,教师的提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内因,激发孩子的进取心,才会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效果会更明显。比如针对幼儿吃饭时声音多起来的现象,我们进行了“最棒餐桌”评选活动,经过商量我们定了标准:不挑食物,吃饭认真,吃得较快,并且不说话。评出以后每个人能够得到一个小五星。教师也给全班孩子提出要求,进步快的也可以获得“最棒餐桌”的称号,进步的孩子多了,我们又进行了两个“最棒餐桌”的评选活动。这项活动开展后孩子们吃得慢、吃饭时说话、平时乱丢垃圾等坏习惯减少了很多。        
        (四)活动中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游戏活动十分喜爱,因为它能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培养幼儿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游戏中,教者要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抓住有利时机引导,有针对性地点评。活动结束后,教者应和幼儿一起做好总结,通过评价同伴和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种种行为,让孩子懂得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进一步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玩各种体育器械时,引导幼儿互帮互助;当不小心摔倒时,鼓励孩子勇敢地站起来,不哭闹;当对不熟悉的运动产生畏惧心理时,教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五)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提高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得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类、竞争类游戏能很好的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可能孩子年龄小,有时只是一时的好奇和冲动,那我们就要引导他通过游戏或试验去获得科学知识,使孩子的兴趣保持的更长久。孩子在做游戏或试验时,或许会破坏家里的一些小物件,会弄乱弄脏你刚刚清理的卫生,我们应抱以理解和包容,最好愉快的参与孩子的活动,之后再鼓励孩子自己把破坏的东西或卫生搞好,岂不是一举多得。        
结束语: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幼儿教师当注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尊重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自主树立好习惯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幼儿好习惯养成,让好习惯为幼儿美好人生建设助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刘显琴.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7
        [2] 罗利筠. 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J].师资建设,2016(11):109-109.        
  [3]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李敏.当代家庭教育.2020(17)
        [4]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J].张荣英.新课程(综合版).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