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园小班幼儿韵律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何瑾
[导读] 在我国全人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何瑾
        陕西省蓝田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在我国全人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幼儿教育内容与手段呈现出积极创新态势。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必须要注重幼儿全面发展,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教育工作,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质量与水平。音乐教育是幼儿美育教育工作当中极其重要的教育内容,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初步艺术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当中积极引入韵律感培养内容,可以培养幼儿快乐、活泼的性格,并且对幼儿肢体协调能力起到一定锻炼,给予幼儿愉快、开心的学习体验,切实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本文将在幼儿园小班教学当中,结合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特点,引入游戏教学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模式,以便于提升幼儿园小班幼儿的韵律感。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律动感
        韵律感是幼儿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节奏与身体协调下对音乐进行二次表达的表现方式,韵律教学也是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明确强调了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重要影响与促进作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在音乐学习当中更加对生动、活泼、形象的内容具备兴趣,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更加受幼儿园小班孩子们欢迎。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认知与学习能力一般,当孩子们接触音乐时,最先感知的便是音乐的韵律节奏。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韵律感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
        1、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音乐,调动起幼儿韵律感培养兴趣
        在培养幼儿园小班孩子韵律感时,最为首要的内容便是选择幼儿喜欢的歌曲。选择适合幼儿、满足幼儿认知能力、理解水平的音乐,最大程度上带动起幼儿的想象力与热情[1]。在进行韵律活动、韵律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以下要求来选择歌曲。其一,选择生动形象、活泼轻快的旋律,借助这样的音乐来带动音乐课堂氛围,激发起幼儿们的幻想。其二,音乐旋律有发展的余地,不会让的孩子们产生厌烦心理。其三,选择具备感染力的音乐旋律,让孩子们能够在音乐课堂当中感受到快乐、愉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当中引入《兔子舞》、《欢乐舞曲》、《三只小熊》、《好娃娃》、《小鸟小鸟》、《小鱼游》等满足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需求的歌曲引入到课堂当中[2]。例如,在以“兔子跳跳”为主题的韵律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便可以将《兔子舞》引入到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当中,孩子们听到这欢快、节奏感强的旋律便立即兴奋起来。伴随着快乐的节奏,教师便可以引导孩子们伴随着节奏学习小兔子跳跳,很快孩子们便可以找到《兔子舞》当中的节奏鼓点,有节奏的跳起来。在该音乐当中,背景音乐会有节奏引领内容,伴随着“one two~   one two~”更加容易帮助孩子们找到律动节点[3]。有的孩子们还用手比作小兔子的姿势放在头上,扮演着小兔子。切实借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当中欢快舞动,切实带动起孩子们舞动、参与律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事半功倍。
        2、引入游戏化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年龄相对较小,针对小班孩子们来说,非常好动、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所以在开展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明确提出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入游戏化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互动和玩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强律动能力[4]。一般情况下开展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单纯的进行音乐听辨,会导致孩子们产生厌学情感,为此应该在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中引入生动形象的游戏活动。例如,在培养幼儿园小班孩子韵律感时,教师可以将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将《快乐拍手歌》融入到课堂当中,在“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的音乐引导下,教师可以引导每2个孩子为一组,引入“拍手游戏”。让孩子们在拍拍手、跺跺脚的过程中,跟随节拍的韵律与小伙伴一起做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音乐的快乐。
        3、开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化幼儿韵律感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模式是世界最为著名的教学方法之一,注重孩子们借助身体律动来体验音乐、表达音乐,让身体当做音乐教学的媒介,对韵律教学工作起到了直接的作用[5]。在开展韵律教学时,达尔克罗兹教学模式涵盖了3个重要内容,分别是律动、乐感、即兴创作,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达尔克罗兹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用肢体来表达音乐,从而强化孩子们的韵律感。为此,教师可以将简单舞蹈动作引入到幼儿园小班韵律教学工作当中,有技巧的将肢体动作与音乐素材紧密结合,让孩子们伴随着音乐节奏来做动作[6]。例如,在学习音乐《三只小熊》时,教师便可以借助舞蹈教学的手段,让孩子们伴随着音乐节奏摆动作,通过动作、击掌、拍拍身体等节奏律动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孩子们在感知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强化孩子们律动感,实现音乐律动感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小班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并且引入韵律教学,能够切实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求,带领幼儿们对音乐韵律进行探究,满足幼儿思维发展与创造性表现,让幼儿们在交互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引入科学化、创新化的教学内容,切实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幼儿律动感,促进幼儿可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莹, 乔全龙.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青年时代, 2019, 000(020):254,258.
        [2] 仲春香. 如何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培养幼儿节奏感[J]. 小学时代, 2020(10):43-44.
        [3] 赵桂琴. 幼儿园韵律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 下一代, 2019, 000(003):1-1.
        [4] 薛丽.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 学周刊, 2020(4):185-185.
        [5] 彭立红. 浅谈在幼儿园如何让音乐活动实现丰富多彩的多元价值——以实践小班律动《手的舞会》为例. 考试周刊, 2020.
        [6] 马辰, 邢岩. 小班韵律活动培养幼儿表现力的有效策略[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9, 000(012):8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