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平
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幼儿园 402360
摘要: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顺利入小学的准备阶段。幼儿在幼儿园接触与自己同龄的小伙伴和老师一起生活、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社会人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加强联系,需要家园共同携手关注、尊重、支持幼儿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策略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性格,幼儿园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两者各有所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在幼儿的成长时期,两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他们承担着教育幼儿的职责与义务,但他们又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常常用心地实施着错误的教育行为,如当幼儿独自在专注地玩着积木时,家长参与进来指指点点,“这儿要这样,那儿那样搭......”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机构,除了教育幼儿还应培养家长,幼儿园教师对于家庭教育应发挥其专业指导的作用,如针对幼儿发展敏感期,当幼儿处于探索重力的敏感期时,他会通过反复扔各种材质的物品来感受不同的重力,以及观察扔到地上后的发生的变化。通常幼儿出现这样的行为时得到的不是家长的支持与引导,而是一顿指责,家长不但错失了教育的契机,还破坏了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学习。幼儿园可有针对的开展关于幼儿敏感期的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让家长意识到幼儿是在学习不是无端胡闹,才会给予幼儿尊重与指导。
(二)良好家庭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教育是具有持续性的,有一种说法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社会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5-2=0”,五天的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经过两天周末的家庭教育,下周一回到幼儿园又重头开始,这足以证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毕竟家长是幼儿亲密的陪伴着,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习惯的养成中,幼儿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教师的指导要求幼儿,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利用家访指导家庭教育
家访是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其家庭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家庭教育开展指导工作。如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在家访中指导家长打造家庭阅读环境,为幼儿创设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营造阅读氛围;家访中教师陪伴幼儿开展阅读活动,给家长亲身示范如何陪伴幼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访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家里的物品指导开展亲子游戏,在游戏中渗透着幼儿的学习让家长明白生活的一品一物皆可作为游戏的材料,让家长明白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就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能够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对幼儿的在园正在探索学习的主题和表现有一定的了解,并明示家长如何配合教师开拓幼儿视野、丰富幼儿主题探索学习的经验;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家的习惯和表现,对于幼儿及家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便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举行家园联谊活动增进家园沟通
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举行联谊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节日、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在举办这些联谊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一些家长平时工作繁忙,疏于对幼儿的关心和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进亲子链接、融洽亲子关系。此外,这些丰富的联谊活动也能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看见幼儿的成长和变化。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合能够通过家园联谊活动有效开展和融合,发现前期过程中的短处,在后期过程中进行改正等。家园联谊活动可以定期开展,在活动策划和执行阶段,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校建言献策,这样能够组织策划符合幼儿兴趣和身心发展需求的活动,也能够培养家长的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活动结束颁发的奖品和奖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如在优秀家长表彰会中让幼儿来评选,并为其设计奖状和奖杯。这样既能够发挥幼儿是主体评价者的作用,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参与积极性。
(三)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家长盲目或者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适得其反,如在幼儿期家长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教育行为严重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对于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且刻不容缓。幼儿园可以开设家长课堂,一是培养家长如何教育幼儿;二是培养家长如何养育幼儿。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找准家长在家庭教育和养育幼儿的问题,如针对家庭中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开展“家园协同科学衔接”专题讲座;针对祖辈家长溺爱幼儿现象,开展“我是孙孙的加油站” 专题讲座;针对幼儿家庭膳食不合理现象,开展“膳食沙龙”活动;针对班级特殊儿童,开展“护苗心课程”等培训,更新家长育儿观念,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方法,让家长学到科学健康的幼儿教育知识。通过专业学习,家长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并纠正以往教育中的不妥之处。
(四)整合家长资源开展园外实践活动
幼儿园安全压力大,外出活动大大受限。幼儿园可利用家长开展园外实践体验活动,一是主题探索活动以及项目学习中需要的参访活动,让家长发挥一对一的教育优势、减少安全压力,带幼儿进行园外的参访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丰富主题经验。如在蔬菜主题学习中,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蔬菜种植基地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亲子种植蔬菜了解其生长过程,参观菜市场了解蔬菜的种类等;在“打造的梦想”的项目学习活动中,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各行各业进行深度了解。二是亲自然活动,充分发挥大自然都是活教材得作用。如植树节可以开展亲子植树活动、五一节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农耕劳作、国庆节可以带领幼儿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扩大幼儿的社会活动范围,让幼儿在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环境中茁壮成长。
(五)搭建网络平台
建立家园合作的网络平台,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从此不受限于地理位置,打破了以往二者之间的空间限制。幼儿园建立班级家长qq群或者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分享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视频或者照片、通知亲子活动等,还可以向家长分享一些比较好的育儿视频或者文章,让所有家长学习,帮助家长提升他们自己的教育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幼儿园加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慧艳.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相关思考[J].教师,2016(6):114.
[2]海里且木·依米尔.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114—115.
[3]冯月香.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探讨[J].好家长,201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