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攻略——以语文科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朱浩月,张文翠,朱燕娜
[导读] 面试中教案备课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朱浩月,张文翠,朱燕娜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摘要:面试中教案备课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实际,能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以上的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构化问答要强化基础知识,提升教师的基本能力,保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面试;试讲;结构化
        国家鼓励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很多非师范高校学生不知道面试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也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因此,本文章从教学过程、结构化面试和试讲等方面展开介绍,给非师范考生传授面试学习的经验。
一、确立教学目标,合理教学过程
        想要授好一门课,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与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是设计授课过程,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步骤要合理、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发展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实际,能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以上的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般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导入新知。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所以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和直接导入等。
        第二个部分是新课讲授。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然后对重要生词进行讲解。
        第三个部分是深入研读。这一部分就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深层剖析,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情感并学习课文中的技巧。
        第四部分是拓展延伸。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
        第五部分是小结作业。一节课完成后,要有个小结来巩固新学知识,一般采用提问、互动等方式,更重要的是布置作业来巩固,作业尽量布置口头思考性的作业,去强化学生的记忆,锻炼思维。
二、强化基础知识,提升基本能力
        在面试环节中,结构化面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察的主要是考生的综合能力。通常,结构化面试题型分为七大类。
        第一大类,时事政治类,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师相关的政策理解。该类以当前政治热点为题材,紧扣国家时事政策、社会发展趋势和现阶段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解决根本问题来弱化或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增强社会现象的积极意义,传播社会正能量。这一类的答题分四个层次来阐述:第一,点题,解释含义;第二,分析对教师、学校、社会的影响;第三,针对该政策如何实施;第四,总结。
        第二大类,自我认知类,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周围事物关系所进行的考察。自我认知类的题目比较灵活,可以从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特别是在言语中要体现自己对教师岗位的热爱。
        第三大类,人际沟通类,主要考察考生在老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出现矛盾时,怎样该解决问题。

人际沟通类答题主要从三个层次回答:第一,调整情绪,要冷静、耐心地倾听;第二,沟通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第三,吸取经验,防微杜渐,召开宣传教育活动。
        第四大类,教育教学类,以直接发问或者设置情境的方式,考查考生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该类主要包括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工作的相关问题、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一类有四个答题要点:第一,表态,表示不会放弃学生;第二,分析原因,从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等多维分析;第三,提出对策;第四,事后总结,反思问题,提升教师自身技能。
        第五大类,组织管理类,主要考察考生的统筹管理、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通过既定的任务情境,引导考生设计好整体的活动步骤。这类有四个答题要点:第一,组织活动的意义;第二,事前调研,听取家长、学生或同事意见;第三,事中安排,确定流程,安排人员工作,做好组织记录;第四,事后反思,分享活动影像、照片,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大类,应急应变类,这一类型题目强调两点:一是情境的“急”,二是对策的“变”。主要考察考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的适应性反应。这一类的回答,通常分为四点作答:第一,要以人为本,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本着当事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位,在第一时间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兼顾本身工作,顾全大局;第二,心理素质好,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令人猝不及防。所以,教师要保持头脑清晰,冷静处理,并且做出较为迅速的反应;第三,要分清轻重缓急,此事件往往牵扯多个问题,存在多个矛盾,应有序地处理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事件突发时,要分清主次进行处理。第四,多方协调,因为突发事件的波及面广、影响大,也比较恶劣,所以应与涉及方协调,参考同事的意见,一起互帮互助解决问题。
        第七大类,综合分析类,主要是针对社会出现的现象和观点来提问。主要从四点来回答:第一,这个现象或者观点的含义及出现原因;第二,合理之处;第三,不合理之处;第四,总结,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扬长避短。
三、授课要规范,说话要大胆
        在试讲授课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向考官说明我们应试的题目。然后要求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而不是面前的三位考官,在授课时要吐字清晰,考生的音量要大。其次,语调要抑扬顿挫,有重音、轻音和托音之分,不能带有口头禅,语速要适中。最后,板书要整齐,字要工整,不能写错别字,不能倒差笔画。
四、仪表要整洁,仪态要端正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衣着要整洁,仪表要得体,行为举止要稳重、端庄和大方,教态要自然,肢体要表达得当。有的考生如女生身着奇装异服、涂夸张指甲油和化浓妆,还有的考生如男生留着络腮胡,染颜色花哨的头发,甚至还有的穿大短裤。在试讲过程中,还会出现有些考生不能够注视学生,而是目光飘忽不定,要么看天花板,要么看地板等等一些行为。以上这些都是在面试仪表仪态中不可取的。
结语
        语文科目是启蒙学科,所以语文教师的选拔更是重中之重,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作为国家选拔语文教师入职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队伍的建设和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水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早已经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而是开始追求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曾说过:“国事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这说明了新时代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参加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考生需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不断的从多方面来提升完善自己,才能够符合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邓岳敏.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8(02):54-59.
[2]许红星.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7(27):18-20.
[3]李俊宏,杨小帆.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重点环节问题调查与突破路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5):119-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