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飞
浙江省临海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关注幼儿成长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幼儿时期,使思维形成和正确价值观及核心素养能力朦胧的阶段,因此为促进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必须要重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大多都是年轻的专职教师,但由于我国教育对就是职业道德和人格素养没有严格的 要求,导致教师队伍灯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必须要解决好我国的幼师队伍建设给幼儿园孩子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幼儿有相关要求分析了幼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改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待遇;学前教育
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前阶段是任何教育机构都不能取代的阶段,学前阶段的水平是一国发展状况和教育重视程度的标志,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国经济政治基础的隐含反映。就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程度而言,还处在不断探索和探索之中。五年计划的不断提出,把学前教育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
1我国幼师队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幼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因为绝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初高中入园师范的学生,他们年轻、有活力、能歌善舞,但文化底蕴不深,在学校只注重技能训练,很少接受人格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多数学生本身就是独生子女,面对孩子时缺乏耐心和责任感,也有地方口音,毕业后口语表达不佳等。
1.2幼师队伍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许多人认为幼教工作就是哄骗孩子,觉得幼师只是在园子里吃饭睡觉,有了安全保障,就可以像保育员一样照顾好孩子 了,对专业人才的渴求不高,觉得幼师只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就是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和技术。幼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五大才智以及提高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对幼师进行专业培训,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要比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工作中的艰辛与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教师的责任心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幼师的职位编制不足,教师对工作的归属感很低。很多幼师是临时工,无法成为正式在编教师,对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严重的打击和压制。大多数幼师都是受雇于园长,与园长是雇佣关系,具有随意性大、流动性强等特点,老师在心理上认为是给老板打工,园长也本着行就用、 不行就换的原则,双方很难建立长期的工作关系,也很难让老师把工作当作事业,从而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
1.3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情绪较多
有的私立幼儿园为了市场竞争,不断给教师增加工作量,其内容繁多而琐碎,教师除了日常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外,每天还要在五个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办好各种活动演出,循善诱地与家长沟通,等等,都是通过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日日夜夜就像不知疲倦的园丁,悉心照料幼苗,工作时间长,任务重。
面临着孩子父母的不理解和社会上一些人的漠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长期产生疲劳和厌倦,影响了队伍的稳定。
2对所存在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2.1提高幼师的准入资格,加强幼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幼儿教师受幼儿教师的影响最大,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在入学和入园时,要严格把关,让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进教师队伍,还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如:《幼儿教师行为准则》,随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新教师入园要有见习期和实习期,在职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观念、传统文化、技法、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再教育,通过常抓不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提高教师的事业心。
2.2提升学前教育宣传范围,提高幼师的社会认同感
幼年阶段,是儿童建立健全人格、完善身体机能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对事物的接受也显得特别迅速,是生命中最适合塑造个性和兴趣的时期。这一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更容易接受。随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比较溺爱,因此,提高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认识,促进家校双向培养,为幼儿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搞好幼儿教育,首先要搞好社会宣传工作,消除人们心中的传统观念。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对人的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没有认识到幼师的辛 劳。所以,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转变的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让更多的人从内心对幼教事业有一种认同感,从精神上尊重幼师独特的地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教育发展。
2.3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社会保障体系
明确并巩固了幼儿教育事业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机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教师配置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稳定教师队伍的关键。让幼儿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据一席之地,让教师觉 得有尊严。要建立幼师劳动保障制度,对在职教师进行严格管理,明确职称等级,作为幼师晋升的依据,及时兑现幼师合理待遇。
2.4完善幼儿教育的财政体系
由于地域关系,很多较为偏远的地区无法达到教育资源均衡化,设施极为陈旧,幼儿的成长空间与材料非常有限与落后,这种资源的严重不足,影响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建议我国教育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协调,鼓励地方及捐赠机构将重心转移至偏远山区,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将教育资金落实到位,提高幼师薪酬,从而稳定幼师队伍。
结束语:当前,学前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在所难免。从发展的眼光看,“幼师专业化”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幼师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幼儿教师专业化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只有当幼师的知识视野超越幼儿教育的时候,教育水平才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11).
[2]李娜,张冉.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之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000(011):26-27.
[3]高贤玲.探讨如何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J].女报:时尚版,2019,000(00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