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美
浙江省淳安县实验幼儿园 浙江省淳安县311700
摘要:生命关怀观念将生命当作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如今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有很多问题,为回归教育原点,促成幼儿的和谐发展,幼儿园评价应当强调评价目标的现生成性、评价内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评价过程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评价结果尊重幼儿的独特性。
关键词:生命关怀;幼儿园;课程评价
前言:幼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储备力量,也是不同家庭的重要成员,伴随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发有更多人开始关注教育业务,很大一部分家长增加了对幼儿教育和实际业务的关注。所以能否处理好幼儿教育业务极为重要。而幼儿课程评价能够指导、促进带领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向更好方向发展,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对社会性需要可以第一时间满足。所以,基于各种新理论模式处理好幼儿园课程评价工作十分重要。
一、目前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存有的问题
1.幼儿园课程评价目标封闭化
如今有人员课程评价目标太过看重总结性评价。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倾向于知识传授,借助幼儿的“实质性”行为去评价教学目的的达成情况。导致所有评价都依照提前的计划进行,轻视了对过程的关注。幼儿园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人员,应该设计出清晰的教案,让每节课的教案都有明确的目的。在活动中按照目标一点点施行,而评价一个活动的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目的的完成程度。若是活动中产生了一些计划外的活动,就成了捣乱,是最让老师难为的事。为了更好进行评价,必须改变以往死板且没有活力的教学方式,看重幼儿精神世界培养。虽说限制很多幼儿园使用了综合教学的方法,但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操办方面依旧强调目标,同时以目标的完成与否当作课程评价的凭据,这一理念和行为脱节的情况使得幼儿园课程评价变得模糊。
2.幼儿园课程评价内容脱离幼儿生活
孩子们所要学习的内容,距离他们原本的生活太远,加上老师的评价不够生活化,使得他们对课程没有太大兴趣,学习内容和幼儿目前的生活并未有关联,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足以面对未来的生活。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会产生自主意识。要了解到幼儿以形象思维思考,以直观教学为主,但很多幼儿园为了节省精力,依然使用鼓噪的说教、用不停背诵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用脱离幼儿生活的评价方法去评议他们对知识把握程度,这样必然使得幼儿园课程评价距离幼儿越来越远。
3.幼儿园课程评价轻视幼儿主体性
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依旧是一种单向性的评价模式,幼儿的自我评价并未获得重视,他们的评价更多是由老师完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对课程的良性发展师风不利。幼儿园有很多规定,高控制下的课程评价无视孩子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都是经由老师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的,每位幼儿都在老师的监视下,他们只好服从,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自主性。
二、生命关怀核心理念
1.生成性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生命本质是不停生成和建构,从而让生命有无限可能。幼儿的学习不能是预先设计好的,他们应该在学习中不断建立属于自己的经验,以便完成自我发展。而幼儿经历经验的过程中就是不停生成的过程,唯有不停生成性的内容才可以满足他们的自身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2.主体性
生命关怀工作的主体是幼儿,该工作是为每位孩子营造出一个自由、自主且愉悦的生活场合,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各项游戏或是学习活动中保持主体性。因而,教学要“以学定教”,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基础上,让学习主体、老师主导的形式变成幼儿园所有活动常规。
三、生命关怀理念下幼儿园课程评价构想
1.尊重幼儿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想法,课程评价不只是为他们指明道路,正如那句话“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剩下的需要读者去完成。”而生命关怀中的课程评价要让孩子积极参与,促进其审美的发展[2]。在过程中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关注评价中老师的角色,让老师不停提升,从而准确认识自我、认识幼儿,借此体现幼儿独特的生命价值。
2.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评价内容
从关怀生命角度探讨,我们幼儿园的课程评价内容好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一方面从他们的生活角度课程评价内容;另一方面具体的评价内容要与其生活实际紧密关联。课程评价内容若是没考虑幼儿生活的丰富性,那么经过评价后的反馈只会有他们体验的内容,而不会有优化课程本身的作用。此外,在评价内容过程中,不能只将幼儿的生活当作课程评价的追求,还要引领生活且超越生活。从而完善课程聂荣,促进幼儿获得主动发展。
3.重视幼儿课程评价超越性
生命有限人要去追求无限。正是在这种超越中实现价值的提升,不断有新的自我。因而,从生命教育角度看幼儿课程评价,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幼儿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上,不停优化课程的改良,让评价更好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4.关注幼儿发展的过程性
幼儿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生命,他们会在开放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自我。因而,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过程要考虑到去尊重孩子的生命价值,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体现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不但要其对课程本身的发展,更应该看中对幼儿成长的关注。用生成的、发展的观点对待课程评价。以提高幼儿生命意义和价值为导向,调整课程的建设,从而让其更好为幼儿生命成长服务。
5.动态生成,体验生命
以往的教学更看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步都按部就班在老师教案内,这种教学方式缺少了生命教育的特点,师生地位都是被动的,失去了他们本应该有的活力。新课程开始,用该将重点放在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上,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得到情感体验,老师应该对学生的体验过程表示尊重。
三、结束语
综上,新时期幼儿教育模式要跟上社会需要,在课程评价中关注和尊重生命,推动生命理念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发展。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命、体验生命,才能让幼儿获得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雯. 基于比较视野的青少年生命关怀教育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031(006):340-341.
[2]索长清, 曹海宇. 全美幼教协会幼儿园课程认证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9):28-32.
[3]李兰芳.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大纲研制——以"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课程为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 036(002):P.8-16.
作者简介:王凤美 1978年2月 汉族 籍贯: 浙江省淳安县 本科 从事幼儿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