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大发现——科学实验促进大班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 戚益敏
[导读] 近年来为保证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戚益敏
        萧山区宁围中心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为保证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教育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教师也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现下所采取的日常活动组织方法进行完善与创新,真正做到将幼儿视为活动的主体,保证他们在主观意识驱使下对未知事物进行深入探究,并积极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组织具有实践意义的多元科学实验活动,以此来保证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探究是人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最基础的方法,因此全新的教育理念向教师强调了教育探究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不能一味讲解知识,以幼儿园大班教学为例,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探索、实践探究的空间,让大家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师幼配合营造出舒适轻松的活动氛围,在优质的心理环境中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会被充分激发,活动的实效性也会明显增强,因此教师应重点展开教育改革,组织多元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展开生活化教育,培养幼儿科学研究习惯
        受年龄因素影响幼儿对未知事物的认知正处于萌芽期,他们无法对所接触的人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这也为幼儿教育设置了不小的阻碍,为保证日常实验活动的有效组织,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态、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的前提下去将生活实际融入实验的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获取知识[1]。如组织“电池家族”科学实验活动,要求幼儿按照生活经验以及对电池外形特征的观察去将它们按照功能、型号分组,并亲自动手将合适的电池装进各类电动玩具中,电动玩具成功动起来即为实验成功,最终要求他们根据生活常识将废旧电池放入指定的回收位置,由此保证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实验展开的过程中他们会合理利用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分析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不同现象,他们会在不断探索中累积知识经验,并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完成内心深处新知识的构建,并用思维影响自身行动,最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并自主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进而在日积月累中获得生活与学习的经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强化幼儿的探究意识
        幼儿探究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多元化的活动实践,他们只有在亲身参与、积极动手、认真观察的过程中才能养成遇事自主探究的习惯,而为实现这一理想化教育目标,教师首先要做到将日常活动生动化、趣味化、实践化,这样一来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教师不再以常识、知识的灌输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就要幼儿充足的参与科学实验、发现知识形成原理的空间,从根本上促进幼儿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建立在幼儿与实物的接触之上,他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学习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期间调动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实验的正确结果[2]。此间教师也可以直接利用自然来组织户外科学实验活动,幼儿对自然界事物天生带有好奇心,他们能在身处相应环境的前提下展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自然而然地向教师、同伴提出多元化问题,并主动动手探究,教师此时需要为孩子们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尝试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来证明他们对科学现象预测结论的准确性,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实现理想化的幼儿教育目标。
        三、重视科学成果展示,为幼儿提供探究动力
        幼儿学习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鼓励与支持,由于年龄较小、对外界的认知不足,幼儿在园内学习期间对教师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感,这些依赖体现在生活与学习活动之中,所有人在自己动手处理生活问题或是拼搏、努力探索出科学的奥秘的情况下都想得到教师的赞扬与鼓舞,他们在得到认可后会树立探究自信心,并对未知科学现象产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实验活动的组织做好铺垫[3]。基于此教师需要对活动后的成果展示环节产生高度重视,如将孩子们的探究成果以“展示园地”、“创新榜”、“荣耀墙”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能从根本上为幼儿带来满足感,让他们可以在未来科学实验中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教师提高活动实效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全体幼儿的一种激励,为他们提供科学探究的动力,他们会努力发现新问题并在自主探究下寻找有效解决措施,最终成功拓宽了幼儿的思维范围,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探究思路,最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综合素质 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教育领域重点工作之一,在社会的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应该及时转换传统思想,扩大教育范围,不组织形式主义活动,真正做到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保证他们未来学习效率与质量的角度出发去优化日常活动形式,以“小实验”引出“大发现”,将活动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大家都能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实现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得到思维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迎接未来的学习挑战。
        参考文献
[1]沈慧琴.在自然角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J].福建教育,2020,20:39-41.
[2]林玉敏.探索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的开展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97.
[3]余锐.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说明性讲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