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李春华
[导读] 高中化学是一门深入自然,探索自然,

        李春华
        高青县第一中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深入自然,探索自然,研究大自然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并探究如何将其应用到人类日常生产活动中的学科。高中化学知识点众多,知识覆盖层面广,很多知识点都有共通之处,却又不完全相同。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容易将不同的知识点搞混、搞乱,难以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对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真实含义,并不断思考、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易混知识点;教学方法
引言
        化学学习过程中涉及知识十分复杂并且繁琐,其中包括一些理论的概念繁多并且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包含的抽象知识也较为复杂,如果教师没有采用相应简单的教学方式,因此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就很难真正得到明确的理解。以及在一些相似的化学变化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样影响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而且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相应动手操作,并且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设计改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探究改革,能够对相应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类分析,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能力,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知识。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部分学校给化学教师及时配备了化学实验用品及器材,但仍面临使用率过低等问题。与实验的烦琐复杂相比,部分化学教师更愿意在黑板直接写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进行背诵,认为此方法更加便捷,教学效率也较之实验更快。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的目的性过强,通常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多年的经历也养成了其教育模式的思维固化与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师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有一味模仿被动听从,整节课下来并没有几次思考与提问,课堂上的参与度低下。教师主观上直接或间接地省略了应有的实验内容,简化了实验环节,使学生无法感兴趣地学习。
        (二)化学实验器材及实验环境的受限
        大量偏远地区或经济实力较为落后的学校,因道路与资金的不足,不能为化学科目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或专业的化学实验室,教师只能口述给学生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这样的做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流程和掌握实验相关知识,更无法加强动手实验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注意总结物质间的异同
        在听完了化学课后,很多学生会对刚刚听过的知识产生混淆,从而直接推翻老师引导其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理解,彻底陷入迷茫中。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在课堂知识讲解完毕后,再对刚学习的物质进行总结归纳,比较其异同。例如,在学完有机物的结构后,很多学生对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傻傻分不清。教师这时候就需要对其讲解: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另一个则是分子式不同同而结构相似,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师生接触到更丰富的资源,扩充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片或动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弥补化学实验不足,可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尤其是高难度的实验以及一些微观的原子分子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突破这些难点问题的.而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视频观看整个实验过程,运用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制作相应的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三)采用图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合理归纳相应的知识点
        针对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广泛搜罗各种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法布置。比如图像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的使用,当前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成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图像教学方法合理的使用,集中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学习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学生只凭单纯地想象通常很难理解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画图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其过程.例如,在做向氢氧化钠、偏铝酸钠、硫代硫化钠中加入碳酸钙沉淀的生成情况一题时,教师可以通过画出这样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图像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化学知识,教师在进行容易混淆知识点的教学时,采用图像教学的方法更好地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从而让学生合理梳理其中的知识。
        (四)采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因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较为繁多并且复杂,而且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普遍都是传统的教学口述以及教学板书的形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总是按着教师的安排进行填鸭式的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将课堂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全身心的进行分析掌握,从而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由于其探索物质性质的本质导致其知识点必然会有所交叉折叠.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是个难点.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知识盲区中走出,不再对知识点产生混淆,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主动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课堂教学进行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身心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并且得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学生综合学习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定龙.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20):83-84.
[2]李晓军.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0(08):35-36.
[3]曾希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22):33.
[4]李强.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8):33-34.
[5]陈加明.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