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蒙才源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当前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

        蒙才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万善小学,广西贺州542814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当前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推理,猜测,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数学学习技巧。为了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

前言
        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中,情境教学是重要方式和手段。实践证明,教师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乐观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有效的环境为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措施
1.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尽管在小学很难学习数学知识,但大多数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逻辑联系[1]。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增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基础性强,有的数学知识被重现生活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利用抽象数学知识间的相关性,将生活作为重要载体,保证情境创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的意愿,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千克、克、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秤,其中包括健康秤、电子秤、盘秤等,并简单介绍各种秤的使用方法。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天平秤、黄豆、苹果等物品,鼓励学生角色扮演这一情景:“小茗同学与妈妈来到商店买黄豆?售货员使用天平秤给妈妈称了500克黄豆”。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并且在循序渐进中向学生提出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能够专注于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环境,形成活跃的数学学习思维。
1.2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其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知识,并进行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让学生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知识形成过程[2]。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声、光、点等多样化的手段,展示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该技术的应用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面积》时,首先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熊出没》的主题曲,以此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然后播放熊大熊二参加礼盒涂色比赛的视频,并要求学生当裁判,讨论谁输谁赢。接下来教师要抓住时机为学生讲述面积,让学生认知面积,并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中有效融入面积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受学习经历、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认知不常见和抽象的知识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3]。这时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数学图片,可以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应用能力,并产生浓厚的数学课堂参与兴趣。
1.3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主要原因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动手操作的方法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参与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数学知识。
        例如,当学习认识图形时,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些图形吗?他们叫什么?”。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白纸、剪刀等工具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材中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创建此类问题情况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大大提升学生本节课学习质量和效率。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意义
2.1有利于密切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学生的思想中,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较好的威信度,因此大部分学生会恐惧和尊敬教师,不愿意主动与教师沟通,在数学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不会主动问老师,而是在课堂学习中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愿意主动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展示出来[4]。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积极与学生沟通,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威严的形象,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做好指导工作,从而让学生更好的配合教师开展教学。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保证师生间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在愉快的氛围下展示自己真实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2.2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和智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很多事物处于初始认知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经常表现活泼好动的状态,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情境创设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建立良好的友谊,更好的融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轻松的完善数学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5]。此外,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进步,与小学生的成长标准相符。
结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创设情境法是一种科学的、重要的方法。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生活教学情境,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淑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J]. 考试周刊,2019(97):86-87.
[2] 王贵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9):67.
[3] 张建荣.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情境的创设[J]. 新课程,2021(3):157.
[4] 马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J]. 新课程,2020(48):207.
[5] 丁绍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探讨[J]. 新课程·上旬,2019(4):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