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马成福
[导读] 新课改以后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

        马成福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极乐乡中心学校  810100
        摘要:新课改以后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开展数学计算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计算方法,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思维习惯,确保学生通过有效的分析与思考,找到清晰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计算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文章针对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计算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策略
引言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计算,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新课标教育改革以来,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快速计算是当前教师的教学目标。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小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不理想,教师在注重学生做题量的同时,也应该改变计算题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入手,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计算题的教学过程太过枯燥
        任何学习都需要兴趣作为前提,对于逻辑思维作为严格的数学来说,更是如此。计算是数学中最基础也最烦琐的一个部分,很多时候学生在计算题方面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心态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单调和枯燥。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只是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课,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完全缺少了自主思考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抛出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思考新型的计算题教学方式,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二是练习的过程太过单一。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计算题练习就是题海战术,给学生一堆题目让其完成,并且要求他们保证正确率。但是实际上,如果不能更加巧妙高效地进行计算,大量的练习题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执着于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
        在小学生计算相关数学题目时,他们往往把做题的速度看得更加重要,这也主要是因为在小学,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几乎涉及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虽然这反映了学生具备高昂的学习状态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但是一旦这种学习状态和热情超出了合理的限度,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计算能力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体现。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了相关数学题目用于随堂练习时,很多学生首先想的并不是这道题目的解答思路是什么,而是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成为第一个做完这道题目的人。对做题速度的过于执着,很容易让学生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进而降低整体的做题质量。


二、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这一时期的学生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阶段,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确保学生顺利理解各种抽象的概念知识,同时,教师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能更加充满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实物道具、故事情节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情节创设,充分激发学生对计算知识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思维能力的更好提升。
        (二)巧妙激发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
        在解决学生计算中的问题之前,应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的积极性。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当前的年龄特点来打造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逐渐从排斥计算题到愿意接受计算题,再到主动练习计算题。激发学生数学计算题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计算。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从一个问题入手,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激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小学生的天性都是爱玩和好动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计算题融入游戏中,如果能巧妙利用他们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就能带给他们解题的动力。最后,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数学家的名人轶事,以此来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并活跃课堂。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目的过程中,之所以过分追求计算速度而忽视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对数学学习形成一个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上文所述,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校园生活的新鲜感和对教师本人的拥护和爱戴。对数学教师拥有强烈的亲切感是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虽然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但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也会为他们今后的求学之路造成一定阻碍。比如当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或者任课数学教师人选发生变动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本年级的教师可以和其他年级教师展开教学合作,两名教师互换执教班级,通过这种方式把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据的绝对主导地位不断弱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努力汲取数学知识,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才是他们当下阶段要做的工作。
结束语
        总之,计算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善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发散联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得更加灵活牢固,同时教师也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知识重难点讲解,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晓玲.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11).
[2]宋园园.智慧教学:奏响计算教学的有效乐章: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扫描和策略探寻[J].小学教学参考,2014(5).
[3]占浅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读书文摘,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