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光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514299
摘要:数学是一门对思维的连贯性和思维方向正确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且学科内部知识体系错综复杂,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面对中考复习这样系统性学习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关注具体知识的复习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整体的备考复习思维和宏观的知识体系的把握。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中考复习;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中考复习中的优势
(一)帮助学生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建立知识网络
知识体系的构建的方法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式梳理知识和思维。思维导图的画法是以某个宏观或基础概念为起点,将重点知识作为导向主干,在此基础上添加细节性的知识做补充。所以在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时做思维导图比其他方法更具有天然优势。
建立知识网络是一个思维性的过程,很多观点如果得不到及时表达就会被遗忘。传统的学习笔记等方法仅仅是知识积累的表现形式,做不到基本知识和学生思维进行结合,但是思维导图可以做到这一点。思维导图的文字部分是基础知识的体现,其画图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表达。将知识与学生思维结合起来,思维导图就成为每个学生独特的知识网络和思维体系的表现形式。
(二)用图像提高记忆效率
根据人类记忆法原理,文字记忆需要根据记忆顺序进行联想链接,但图像记忆不需要过多转换过程,所以图像记忆比文字记忆速度快且记忆周期长,不易遗忘,且文字记忆属于左脑记忆,即所谓的死记硬背,但图像记忆更倾向于右脑的理解记忆,即图像记忆的记忆效率要高于文字记忆。虽然数学是一个技能性学科,但对于初中学习来说,即使数学、物理等偏理科类学科仍然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且这些内容繁多杂乱,相似度大,如果死记硬背,会导致记忆紊乱等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所以思维导图在数学知识的记忆方面可以作为学生记忆内容起到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一)微观知识的复习
大考复习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部分具体知识的重温回顾,这个环节思维导图可以由教师布置成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课堂复习是由教师带领、主导进行的知识复习,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忆、巩固先前学习的知识。将思维导图的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目的在于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对课堂复习内容回顾的思维过程。这部分的自主复习重点在于对具体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自主绘制微观知识的思维导图并以图像方式对这些细致具体的知识进行记忆。但是考虑到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少用到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并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很少独立思考或自我反思,所以在这部分微观知识的复习中,我主张采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主绘图的方式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二)教师引导学生作专题复习
结束一轮微观知识的复习后,按照中考的命题习惯和命题方式进行分专题的复习,专题复习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则更加明显。首先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做专题复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专题复习中,教师需要的是将学生以为的重点、难点及以往学习中暴露出的易错点进行剖析讲解。其次,运用和上述微观知识的复习同样的做法,将思维导图的制作作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绘图。专题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其知识漏洞。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章节专题的复习效率,数师应该提前准备复习资料,结合函数和图像的关系,做出一元二次方程性质、解法以及应用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快速的复习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并针对每种解法设置一道例题,其次掌握判别式的性质以及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并可以熟练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问题。
(三)学生复习笔记的整理
学生的复习笔记作用在于初步呈现学生大脑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架构,同时作为学生记忆其所复习知识的一个载体存在,所以,学生的复习笔记也应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但是,学生复习笔记中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一定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好拒绝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避免教师思维对学生思维产生较大影响。否则,思维导图就会变成教师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也只能限于制作完成后的评价以及帮助学生进行对知识错漏之处的改正和添加。要求学生将复习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要以此进行记忆。上文中已经提到学生记忆图像要比记忆文字速度快,准确率高,所以学生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制作要符合自己的记忆习惯,要能够保证自己高效记忆,这也就是学生的思维导图需要保持一定独特性的原因。
三、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早就存在但近些年才兴盛起来的学习方法,在教育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考复习这样需要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阶段,思维导图具有很大优势。这样的大考复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与其他时候不同,短时间内学生能力不可能进行大幅提升,所以有针对性地建立知识网络,进行复习备考就是对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要求。思维导图看似耗时多,但是相比其他的抄写等重复性工作和“题海战术”,不得不说思维导图效率更高,且由于学生对这样的方式有一定新鲜感,还能够在枯燥的复习时段使学生不减其学习热情,对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帮助极大。
但是思维导图应用需得当,不能教师思维指导学生,应当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知识复习。所以面对一轮微观知识复习,二轮专题知识复习以及最后的知识体系把握,思维导图的制作都应该由学生主导,让学生的独立思维成为其中考过程中的依靠,减少学生对教师思维的依赖。综上,思维导图在初中书写中考复习中的应用要注意的根本就是学生思维的培养,要使其思维独立,清晰有条理。
参考文献
[1]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