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摘要: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观念,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办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变教学方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塑造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再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引言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下非常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秉持生本课堂理念,落实立德树人具体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下要将自身教学经验与教育精华相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就需要严格按照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要求,立足核心素养积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物理学科人才。
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从传统的双基到三维维度目标,再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目标从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明确学生是知识教育的主体,回归生本教育,通过核心素养和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围绕核心素养体系,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在阶段性的系统性的教育中,完成对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综合培养,在稳固知识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知识教育中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塑造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健全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完成物理知识的建构,从而有效塑造物理核心素养。
(二)发展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核心概念作为中心知识不断向外延伸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形成学科观念,培养物理思维,创新探究能力,强化科学态度,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物理核心概念不仅可形成于课堂之上,还应发展于课堂之外,使学生可自觉思考并解决问题,将物理知识的建构与应用内化为自身的习惯与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策略
(一)构建趣味性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高中物理抽象性较强,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逻辑性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以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针对该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下老师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行星运动”本章内容学习时,学生要对开普勒三大定律有一定了解,以此为基础认识行星运动规律。本节课教学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行星运动的印象,让学生从模糊的行星运动印象中脱离出来,将清晰的行星运动轨迹呈现给学生。期间老师可以将“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动画播放给学生,引起学生探索宇宙世界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下可显著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并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这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掌握物理概念
虽然物理教材中呈现的概念多而杂,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去探究物理概念,随便地看一眼就算是了解了物理概念了,导致后期在做题的时候频频出现错误。
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将物理概念掌握,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教学要素,促进多维互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塑造要求具体的教学要整合和优化教学要素,把握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性。首先要设定目标,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确保目标的具体性。如在上述探究性实验中,可设计教学目标为:能应用变量控制法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外受力及质量间的关系;能使用图像定量分析物体加速度与其外受力及质量间的关系等。其次要以问导学,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吃透核心概念,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原始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兴趣。再次要注重生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总结并随时运用各类生成性资源,通过这些资源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物理思维、态度以及探究能力都能得到正向发展。最后要有效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开展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结合小组表现完善评价的层次性,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放大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四)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的素养的导向下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教师将文本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教学中抽象的微观物质概念、运动概念进行直观化,影像化的呈现,让学生可以对抽象的微观物理概念得到直观的认知理解,在抽象和形象的对比学习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认知,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学的模式,将物理的基础知识点嵌入到问题导学之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主动获得知识。此外,教师还可设置连贯性的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分批呈现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标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问题导学探究过程中的碎片化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通过电子白板的主题回放功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借助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核心素养下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可以提高自身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总结他人优秀学习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物理学习中。举例来说,在“重力”本章节教学时,学生需要熟知力的三要素,掌握重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因此借助合作学习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们需要分析重力三要素。合作学习可明显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讨论期间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由此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有效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的有限途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做导向,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掌握物理概念、树立科学思维、开展实验情境教学、培养态度和责任,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任志恒.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29):16-17.
[2]王怀鹏.聚焦核心素养,优化物理课堂[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34-35.
[3]刘建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50):41-42.
[4]张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J].基础教育论坛,2020(35):25-26.
[5]田军霖.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J].考试周刊,2020(9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