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季平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即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学科,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数学问题,主要包括图形和计算两类,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解决。为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日常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应用、探究、思考等能力,同时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培养能力
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主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1]。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引导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生活化教学需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和分析,进而逐渐促进学生推理、讨论、合作等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兴趣
初中生往往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经验探索问题,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从而使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可以配合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促进沟通
生活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要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针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和讨论,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能为课堂沟通互动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进而使课堂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特点。
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式
(一)挖掘教材内容,探索生活化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采用生活化的处理方式,根据学生的素质、能力,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趣味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和分析[2]。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也能丰富学生的经验,有助于学生情感、个性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包括水箱变高了、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追赶小明几个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学生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的情境。在打折销售这个问题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景: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商场的打折销售情境,用视频具体展示打折销售活动的内容,然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购买的商品,并且计算出商品打折后的价格、商家的利润等。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视频和图片中的内容先掌握已知条件,包括售价、商品数量等等,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二)丰富教学方式,丰富生活化方法
为了发挥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辅助其他教学方式。包括游戏教学、互动提问、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是生活化情境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3]。
例如,在应用题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应用题本身就具有生活化的特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应用题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如果李同学早上在世博园D区等待九点开园,D区入口有10n条安检通道,游客每分钟按相同人数进入园内,到中午12点D区入口处没有人排队,游客抵达即可进入。在上午9点20分,李同学安检时发现平均一人通过的时间为20s。如果李同学9点排在第200位,D区入口安检通道多少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现场情境进行模拟,学生可以扮演检票和排队的人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直观的分析问题。也可以在得出答案后,通过扮演演示的方式来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三)布置课后作业,增加生活化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传统的数学作业以计算、选择等题型为主,具有单一、枯燥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作业的设计方式,多采用生活化的作业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探索,以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可以按照章节、月或学期进行布置,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实践、节假日等时间完成实践性作业。教师要知道学生采取恰当的方式,并且进行自评和互评。以“三角形”为实践课题,教师要先明确学生实践探索的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观察探究等实践方式,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主要对三角形的特点、应用、计算三项内容进行探究,可以先探索生活中哪些物品采用了三角形,分析这些物品做成三角形的原因,以此来探索三角形的特性。使用尺规作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距离的测量。通过实践操作、实践探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并且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全面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使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蕾.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9,000(003):220.
[2]张洪.解祈初中数学教育生活化实践教学对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2):0118-0118.
[3]乔风英.关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000(0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