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丽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215101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使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而我们当下进行的数学新高考改革正为这一目标而服务,数学高考评价体系紧紧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关键词:新高考;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五育并举
2018年1月份,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从数学角度出发的“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养成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使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为了实现这一终极培养目标,数学高考评价体系紧紧围绕 “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核心而展开,具体来讲就有“四层”要求指“必要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而高考数学的命题理念是“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即强化基础知识,突出应用意识;强化理性思维,突出数学本质;强化素养导向,突出数学思想;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数学素养。下面回顾一下近年来的体现核心素养的一些高考题。
一. 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同抗战新冠肺炎疫情
例1(2020全国卷Ⅱ理科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超市开通网上销售业务,每天能完成1200份订单的配货,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导致订单积压.为解决困难,许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配货工作.已知该超市某日积压500份订单未配货,预计第二天的新订单超过1600份的概率为0.05,志愿者每人每天能完成50份订单的配货,为使第二天完成积压订单及当日订单的配货的概率不小于0.95,则至少需要志愿者( )
A. 10名 B. 18名 C. 24名 D. 32名
【点晴】本题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函数模型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展示社会主义新风尚,体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注重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2(2020全国卷Ⅱ理科4)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 )
A. 3699块 B. 3474块 C. 3402块 D. 3339块
【点睛】本题以北京天坛的圜丘坛的建筑结构为背景设计数学问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有关的计算问题,考查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悠久的数学文化底蕴,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爱国之心,民族自豪感由人而生。
三. 体、美、劳真正在试题中全面开花
例3(2020全国卷新课程Ⅰ(山东卷)15)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
A. 62% B. 56% C. 46% D. 42%
【点睛】本题是以体育运动为问题情境的试题,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查了积事件的概率公式,体现了体育教育。
例4(2020全国卷Ⅱ文科3)将钢琴上的12个键依次记为a1,a2,…,a12.设1≤i<j<k≤12.若k–j=3且j–i=4,则称ai,aj,ak为原位大三和弦;若k–j=4且j–i=3,则称ai,aj,ak为原位小三和弦.用这12个键可以构成的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个数之和为( )
A. 5 B. 8 C. 10 D. 15
【点睛】本题借助数学语言给出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新情景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的素养,体现了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基础教育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展开。在新高考中,立德树人是重要的考核点,也是学生分数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命题全面考察了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数学源于生活,它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而它反过来作为基础科学服务于我们国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的数学高考强化基础知识,突出应用意识;强化理性思维,突出数学本质;强化素养导向,突出数学思想;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数学素养,不断深入的渗透数学文化思想。数学文化教育一定是伴随着相关知识的学习而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应该润物无声地渗透在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就是要加强数学文化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尚志 胡凤娟. 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J]. 人民教育, 2018年Z2期
[2]任子朝 赵轩. 创设真实情景 突出学科特点 落实“五育”的要求[J]. 数学通报, 2019年第7期23-27
[3] 章建跃.让学生解好题[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2,(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5]邱文.数学文化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