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   作者:唐小翠
[导读] 对于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来说,舞蹈教学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小翠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省永州市425100
        摘要:对于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来说,舞蹈教学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舞蹈教学纳入到高职院校课程研究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内涵及修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院校的舞蹈教学质量水平无法获得整体显著的提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于目前高职院校中舞蹈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舞蹈教学中的优化措施,希望为日后高职院校不断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德育渗透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舞蹈教学也成为了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社会各界以及家长对于舞蹈教学的效果也不断重视起来。舞蹈教学与语文和数学教学相比,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舞蹈教学属于艺术类教学范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断体会舞蹈的内涵。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与舞蹈动作教学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必须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好的提高。
一、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将德育教学更好地渗透到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进取的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品德,是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优质的思想精神,作为当前的高职学生,在物质条件较为富裕的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学生生活没有压力,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较小,因此相对来说缺乏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过程当中,舞蹈教师应该结合舞蹈教学动作的具体内容,不断培养高职学生勇于挑战蓝强抗争的能力。舞蹈艺术本身就需要一定的体力,以及舞者自身感情的投入,对于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把舞蹈的动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体魄,调整身体平衡,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节奏,不断提高对于舞蹈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于舞蹈动作中不正确的肢体状态以及体魄进行纠正,保持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姿态,还可以,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柔韧性,以及灵活程度。除此之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动作考验了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身体各个器官之间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感到体力不支,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加以引导来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会坚持[1]。


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舞蹈教学本身就是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将人体的美感以及作品的内涵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试一下,考验人体肢体协调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审美教育渗透在内,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创作能力。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当代新青年精神面貌的理解,让学生养成勤于锻炼,保持良好体态的好习惯,同时在舞蹈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舞蹈教育本身就是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将人体的肢体协调美感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杨丽萍在表演舞蹈剧《孔雀公主》时,通过自身的完美体态表演出了孔雀翎动的舞蹈动作,不断展现出自身肢体的魅力。杨丽萍所表演的民族舞台剧,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民族文化,通过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寄托在舞蹈作品中,以及我国舞蹈家的不断努力,人体肢体动作的美感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团队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在综合竞争中最为重要的竞争手段。舞蹈教学本身就不是单人活动,通常大型舞蹈剧中需要学生进行完美的配合,比如在高职院校中学校的舞蹈队伍,承担着较为庞大的任务量,他们负责学校的各种汇报表演,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因此,在日常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理解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群体性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如果一个舞蹈表演者表现出错,就会影响到舞台的整体效果。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相互配合的学习,不断提高舞蹈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工作的责任心,通过舞蹈表演,将德育思想渗透到舞蹈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能形成良好的品德[2]。
四、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德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就业以及经济压力不断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未来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目前传统的德育教学课堂已经无法适应当代高职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相应的心理辅导内容。舞蹈不仅是单纯的肢体语言教学,更加是一种审美能力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辨是非。提升心理素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作品向观众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但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学生通过舞蹈作品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传递给观众,与此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可见,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菁.高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J].北方音乐,2019,3909:159-160.
[2]刘诗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J].戏剧之家,2021,06:113-114.
[3]王艳.高职舞蹈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析[J].黄河之声,2019,2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