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荣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大桥小学
摘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早在 40年代初期,叶圣陶就提出:“国文教材该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著名特级教师来凤华也曾说:“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体验过程。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早在 40年代初期,叶圣陶就提出:“国文教材该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著名特级教师来凤华也说:“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之重大。为此,本学期我为孩子们推荐的共读书目是《柳林风声》《数星星》,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自己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的一些做法。
一、精彩导读,激发兴趣。
导读,就像一部电视剧的预告片,是整本书阅读的前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读课上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一)用猜读来吸引学生。猜测、推想不仅让阅读变的有趣,更让阅读变得有效。英国著名童话作家肯尼斯 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和的《数星星》,两本书单是书名就让学生觉得好奇不已,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学生根据书名、封面、封底、插图和目录,对书的内容进行预测,经过这样的一番猜想,学生的阅读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
(二)用书中精彩内容吸引学生。《柳林风声》中有很多乐翻天的情节,在猜读的基础上,我配乐朗读了几个片段,读到最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他们欲罢不能,把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了。而《数星星》我则是通过内容简介、看封面,留疑惑来吸引学生。
(三)用读者的感受来吸引学生。例如,在阅读《柳林风声》一书时,我呈现了这本书产生的影响——这本书曾经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他曾写信告诉作者,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3遍。《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罗琳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以及《数星星》后记中读者们的体会,同时结合我自己阅读两本书后的收获和感想,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讨论交流,学会阅读。
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只有兴趣是不够的。
有的学生凭着一时兴趣,积极阅读一段时间后便不了了之;有的学生则是遇到精彩情节就读,没有的则跳过去;还有的学生只注意书中那些动人的情节,或令他们激动的某一点,更不懂得积累知识,学习写法。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阅读整本书,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简介、序或者后记、阅读指导等。因为序文或后记中一般会介绍作者的创作缘由、目的以及对内容的评价、读者的感受或是阅读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读了序文或后记,就像找到了阅读全书的钥匙,可以在阅读中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内容,少走很多弯路。
(二)阅读整本书,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1.通读,整体感知内容。
一本书最能吸引学生的是曲折生动、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因此,在学生通读全书之后,可以让他们从最打动自己的情节谈起,进而说说全书的主要内容,这是阅读的第一层次—掌握情节,整体感知内容。例如在阅读《柳林风声》这本书时,在学生在通读全书之后,我便组织学生就书中最刺激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情节进行交流,以此来丰富每一个学生读书的感受。
2.精读,感受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而分析人物形象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任务之一。以《柳林风声》为例,在通读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对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交流讨论。首先交流从书中都认识了哪些有趣的人物,然后通过“人物性格特点思维导图”梳理出人物性格特点。并让学生说说鼹鼠、河鼠、蟾蜍和獾等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或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最后通过“猜猜他是谁”的小游戏进一步感受到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和人物的性格有关,所以读起来才显得特别有趣。
3.梳理故事情节
这个故事之所以非常吸引作者的儿子,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故事太有趣,太好玩。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学生可以对整本书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整体感知整本书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有许多,可以使用情节绳、情节梯,情节环等等。比如在《柳林风声》中,我则是通过情节绳的方式对第六、八、十章蟾蜍历险经历的梳理:
4.品读,感悟语言魅力。
每位作家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文字,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以《柳林风声》为例,这部作品的语言清新优美,神秘感人,犹如天籁之音。比如书中关于大自然的很多描写都非常优美,尤其是《黎明前的笛声》那一章,简直是一曲神秘的颂歌,美妙的感觉,心灵的战栗,由此而来的敬畏之心……温馨流动,真的是一篇迷人的田园散文,语言的运用到了如此神秘、感人的程度,实在是令人吃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引导学生读书,读整本的书,让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同时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