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共同体构建 孟爱兰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文化时代》2021年第1期   作者:孟爱兰
[导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引导学生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创新
孟爱兰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4225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引导学生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创新
        引言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领者,通过积极的班级管理来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问题,及时疏导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困难,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加强家校沟通,对促进学生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解析
        (一)班主任管理理念滞后
        在现阶段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通常处于管理核心位置是班主任,而班主任也通常是主要学科之一的任课教师,所以高中班主任基本都匮乏深入的管控能力,对于班级管理的经验更多是靠个人摸索得出。同时因为,高中阶段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较为有限,相关问题都会引发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的理念方面存在着偏差情况,特别是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对班主任日常管理较为抵触的心理情绪,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极少开展班级实践活动
(二)一些班主任很少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导致学生对自身了解不足,发展方向模糊,也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出现厌学心理。而班主任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这会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班级管理的方法较为有限
(三)近几年来,高中教育也在随之新课改等要求进行不断的革新与改进,特别是绝大部分高中班主任也在紧跟教育革新的发展潮流,持续地将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积极改变。不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高中班主任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单一化班级管理方式,没有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基础准则。在此种背景之下,高中生也常常处于被动式的教学状态之中,这不只会导致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下滑,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中班主任的管理与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的整体品质。
        二、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共同体构建策略
        (一)定期开展班级实践活动
        为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定期开展班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艺术素养,丰富文化内涵。班级实践活动可让学生更加贴近和了解现代社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强化对班主任专业管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二)一个班主任的专业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术。

班主任要向专业化发展,要加强理论的学习,结合班主任管理实践,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班主任由于工作忙,注重专业教学,往往忽视了对班主任专业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经验缺乏,手足无措;有些班主任常常经验主义,缺乏理论学习;有些班主任常常高压或者步步退缩。从而使得班级管理困难重重。所以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不要忘记自己的主要责任是带好班级,强化班级管理,努力学习管理知识与技能,通过专家和学者讲座,通过案例与分享,通过交流与反思,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坚持人本管理观念
(三)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行,在日常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态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想法给予有效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外,班主任还要打破传统的权威形象,主动听取学生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民主的教学氛围,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沟通氛围
(四)良好的沟通氛围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在感情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但是由于和外界的接触较少,很多想法还不够成熟。在师生沟通时,教师可以尽量多地去使用一些非语言沟通的元素,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距离太远的话,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生疏感和距离感,不敢向老师吐露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如果距离过近的话,又会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其次,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面带微笑,和学生进行目光的碰撞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挚情感。在交流时,教师应当使用温和的语气,注意营造出一种朋友间进行交流、唠家常的氛围。这些小细节能够尽量地让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保持身心的放松,师生之间的谈话也会更加有效。
        加强各科教师之间的协作管理
(五)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将学校、家长、各科任课教师和学生有效连接起来了。为了促进各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班主任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和借助沟通平台,强化日常班级管理效率。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科目成绩和课堂表现等,与各科教师加强联络,及时沟通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显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人格,提升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第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要定位准确。第二要不断总结和学习班主任专业技巧和管理知识,提升自我。第三要努力利用好各种资源,让其转化为促进学生进步的阶梯。这样在班级管理中才能让学生与家长认可你,让学生与家长认可班级,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发强.高中班主任实施人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1-192.
        [2]龙升琼.浅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25.
        [3]陆道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级德育管理对策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