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鸷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马场中学 562105
摘要: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强硬的给学生塞知识,而是应该指引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科学探究和知识建构是知识产生的两个方面,科学探究是知识搭建的硬性操作,知识搭建是科学探究的隐性思维逻辑活动。我觉得给同学们“组建支架”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所以,本文将支架式教学与初中物理教学相联合,探究支架式教学对初中学生物理成绩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引言:在中国式的古老教学中,最缺乏的就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应试教育的发展使学生们缺少鲜明的个性,思维逻辑不够活跃,所有学生都处于老师把知识嚼碎,直接递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下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的探索教育方面的改革,在信息爆炸化的现代,学生们接收到的信息每天如潮水一般,这就需要学生们拥有整理和分析的思维能力,所以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生的教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觉合作、协作的学习意识,培育和发展学生独立探索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一些文件,支架式教学是:“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综合任务,而且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得更好,使学生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轻松,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相对同时,学生还可以成功地了解认知技能,这对将来的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们只会关心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如何教好学生,但老师却忽略了学生是否对这次的学习感兴趣。在以前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课后会做课堂笔记,以便他们学习,这样学生们在接受知识时是非常被动的。他们对于学习方法还没有太大的感触和思考,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方法,学习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方法上,如果方法错误也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老师有责任也必须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氛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构建一个在相似的学习氛围下,提出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的提问题。
老师们通常关注如何教学,但往往忽视学生是否喜欢这次的学习,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老师通常不了解学生回答问题面临哪些困难,支架式教学改变了这一状况。因此,学生总是能够自己学习知识,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打消疑虑。支架式教学具有灵活性、协作性和互助性的特点。
三、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支架搭建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之上,围绕着根据当前物理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了细分“就近开发区”的要求被用来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框架,其中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知识点,老师们可以创建基于知识点的学习氛围。
(2)情景进入的应用
情景进入主要是老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指引同学们进入到预先制定的情境中,通常要引入的情境就是整体支撑支架的一个节点。例如,一个老师在讲滑动变阻器时,老师可以在教室中同学们面前现场操作,在不断调节旋钮时让学生观察其明暗变化,通过这种方法将学生带到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并自己主动思考观察到的东西,从而在情景中得到学习心得体会。
(3)自主探索的应用
自主探索是指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物理情境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问题和情境中包含的问题,探索过程中,首先要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当学生开始自主探讨时,老师可以跟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给予适当的提示,最终争取让学生不再需要老师教学。在老师们指导下,你可以继续组合构建整个知识框架,不断积累和构建相关的物理知识点。
(4)交流合作的应用
沟通和合作是指学生之间就实验探索的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与相互探索,学生可以改变自己探讨的结果,从而实现对物理知识点的正确理解。比如,老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们分成多个讨论小组。在探索之后,团队可以讨论并最终得出一个统一结论。
结束语:总之,正确的搭建“支架”,快速有效的整理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搭建支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构成过程,掌握了物理知识点内在联系的特征,强化了逻辑思维能力。只要老师认真研究总结,充分的结合学生课堂组建灵活的“支架”,就能使课堂贴近学生的发展,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小东, 储彩华. 浅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学习, 2019, 000(002):P.35-36.
[2]徐勇.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例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 044(010):21-23.
[3]徐家宜.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 湖南中学物理, 2014, 000(011):P.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