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2期   作者:刘雪芳
[导读] 新课标下课本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很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刘雪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二中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842000

        摘要:新课标下课本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很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快速适应新课标下课程结构及内容发生的变化,加大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教师需要考虑、研究的问题。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奉行教材为主要过程,成绩为最终结果的知识传递,而是关联生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兴趣培养和潜力挖掘过程。本文就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会发现,知识的概念性、系统性以及知识点的独立性于章节间关联性越强,在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会出现知识脱节现象或反复出现重复性错题现象,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有效性低。新课标对于高中数学的课程教学宗旨、课程及课本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学习评价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当下的教学形式要求老师必须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快速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现新课标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目的。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通俗来讲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策略达到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课本知识、掌握章节学习要点、提炼知识精髓总结学习方法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潜在的要求,一节课是否有效取决于老师引导和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接收、理解知识所用的时间要短,即老师的教学要极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而学生的学习专注力要集中、学习效率要高且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要有所保障;其次是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总结、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提升;最后是这堂课要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知识积累的成就感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心态和愉快的学习体验。
        学习所用时间、学习取得的效果以及学习过程中个人的体验是三个独立的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取得三方面的共同提升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针对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导致的。
        老师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首先,老师受传统数学教学的方法影响太深,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过程比较单一,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对新课标的教学宗旨、理念以及内容没有充分理解 、吸收,导致老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因材施教;最后,部分老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自己放在主导地位,注重于单方面的知识讲解,而忽略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的主要问题是:首先,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差,导致班组整体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致使课堂教学进度受限;其次,课堂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差,专注于个人的思考与理解,不能配合老师实施一些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法
        (一)注重教学导入,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对于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但部分知识点对比老教材进行了删除,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等情况的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学会用多样化的思维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一种[1]。在学生改变学习策略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老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导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前期的基础知识以及贴近生活的教学经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进行创新学习思维引导。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二)加强知识衔接,让课本知识相互贯穿
        由于高中数学的难度教初中有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之间的贯穿与联通,老师需要以初中知识要点为基础,实现高中各知识点间的完美衔接。教师要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有效整合相关元素,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心[3]。例如在函数的讲解中,就可以与初中函数知识点进行联系,逐步引入高中知识点,便于学生知识的接收的过渡。在高中数列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以通过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数列的定义、通项、性质以及求和公式的对比衔接,加快学生的理解、记忆。
        (三)组建小组学习,通过沟通、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学生的主导者,学生追随教师的思考思路,听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呆板,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学生并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4]。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情况及知识点掌握情况,组成帮扶学习小组,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合作,在实现知识点取长补短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老师与同学的沟通、交流实现难点知识点掌握与学习方法的总结。
(四)落实学习评价,促进学习积极性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及时的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方便老师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对教学进程及方案进行调整,不影响后期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前的5分钟,根据课堂知识要点为学生们设计几道特别有代表性的题目,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根据章节内容,在每章内容教学结束时,进行章知识点检测,以及每月进行月考检测。有效、及时的学习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改变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在检测中获得的成就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帮助高中生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提供物理及化学学习的运算基础、可以通过数学思维提高智商,以及在思考、探讨、解题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既是适应新课标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祥武.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7):60-61.
[2]毛永安.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9(31):29.
[3]杨忠强.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73.
[4]谈旭东.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才智,2020(10):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