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英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中学 325608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不断改革,立德树人是地理课堂培育人才的最终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深度教学是地理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的深度教学对增加学生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实现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地理课堂;深度教学;育人价值
引言
在众多高校中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都为课堂教学,在课堂中,通过教育者的讲解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众多教育者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实行深度化教学不仅是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阶段,而且也是高中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通过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
1深度教学理念阐述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浅显化、形式化以及碎片化等特征,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对学生长久、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有不良影响。深度教学理念是新课改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从狭义角度讲,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定恰当的活动环境,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建立地理思维逻辑,发现地理知识所蕴含的深层内容。在深度教学理念引导下,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和逻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地理的教与学实现了交互式深度发展。深度教学理念之所以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如此理想的教学效果,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和认可,主要原因在于地理深度教学理念的目标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其倡导和推崇的都是由浅入深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学生的地理视野有着较大的帮助 。
2地理课程深度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培育具备地理素养的人才。地理学科可以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未来公民。地理课堂的深度教学,使学生在具有文化基础之上自主发展,参与社会,把知识从书本中运用到实践,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综合的表现。环境、环保、卫生安全问题这些都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息息相关的地理和社会问题,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高素质公民。(二)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地理课堂的深度教学,使学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思维由浅入深,向高阶思维发展。学生能多角度、多要素地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辩证看待地理问题。
3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策略
3.1精心创设地理情境,助教学生活化
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深层学习是学生的困难。教师应精心创设地理情境,将地理内容生活化,方便学生理解与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法庭、辩论演讲、实验观察等。教师通过地理情境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具体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激活已知建构未知,提升问题意识,培养解决地理问题和用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创设情境:“你所在城市自来水厂的布局合理吗? 你学校的绿化合理吗? 抗震减灾的设施科学吗?”等问题,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和具体生活情境迅速关联所有的合理想象,通过探讨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再比如对于“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分布”教学时,教师播放一些国家或地区水土流失的模拟动画视频,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对于水土有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的思考,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2构建思维导图,提升认知水平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实现,需要明确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以及知识的综合性,为确保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教师可重视思维导图的构建,以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复杂地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顺利构建,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具备良好的再生、迁移与转换能力,这就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地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把握这种关联性,据此构建思维导图,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不断发展,这就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
3.3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语言教授的方式以及板书向同学展示所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且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机械化的建议,忽略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低劣情感和地理现象的探索,使得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难以提升。深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提升,就是通过与现在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学情,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进学生的学习效能。
3.4利用创新型思维指导学习的深度教学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他不仅涉及到自然学科,而且还涉及到了人文类学科,此外,高中学生相对于中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主观意识以及思考能力,某些独特的见解在地理学习中也能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育者要通过创新型的思维指导学习的深度教学,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拥有多种看法,才能够将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脱离出来。例如,全球变暖问题不仅是一个时政问题,而且在地理课程中也是一个重点问题,且人人都知道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大量地排放温室气体所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原因能够导致全球变暖?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出结论可能还与气候冷暖期这个自然原因所导致的。进而可以再次提问,气候变暖除了我们知道的海平面上升,还会带来那些影响?学生可能就会根据天气变暖的角度回答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如空调热销、羽绒服滞销、企鹅死亡等通过这种创新型的指导思维,能够将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在学习中变得主动和明晰,从而达成一定的深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内容丰富多样,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也比较高。深度教学理念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追求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思维,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2]郑贞.高中地理深度教学问题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8):142-144.
[3]殷育楠.彰显学科特质,体现育人价值: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案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Z1):25-28.
[4]王富强.解析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20(18).
[5]江锦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