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写作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2期   作者:王建光
[导读] 写作作为英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的重要部分
        王建光
        河北省围场县第一中学 河北围场 068450
        摘要:写作作为英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主题意义的指导下开展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并写出更高质量的作文。本文对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写作教学展开了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写作;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为教师基于主题意义开展高中英语单元        文本整体写作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主题意义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写作教学旨在让学生的写作学习不再只停留在词汇、语法与句型的运用上,而是深化到对写作主体、语篇意义的探究与理解上,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主题意义探究概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认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散的水平与语言学习的成效[1]。这与Holliday的语言学习层次观念一致。语言学习层次观念        认为,只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促进人的成长,而语言学习可以具体分为“学习语言”、“通过语言来学习”与“了解语言本质”三个层次。“学习语言”即是学习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内容;“通过语言来学习”则是指借助语言来学习经验、知识与智慧;“了解语言本质”则是说对语言进行化繁为简的真正掌握。本文中所探讨的主题意义研究属于第二层次,也包含不少第一层次的内容,即主题意义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文本写作教学,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中培养出灵活的思辨能力,并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深化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展开写作,熟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情感[2]。

二、主题意义探究在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写作教学中的策略
        (一)依据单元写作主题设置写作情境
写作过程通常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产生想法、组织想法与交流想法。“产生想法”是写作的第一步。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对高中英语单元主题写作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背景,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联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拓展写作思路、构建出一个基本的写作框架,为进一步的写作夯实基础[3]。
以《Travelling around》这一单元的写作题目 “Write to a friend about a travel plan”为例,教师可以将“旅行”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对Richard的信进行回复,并模仿Richard的信写出一篇自己的旅游计划。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一些与旅行主题有关的图片、图表,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对“旅行”主题展开发散性的联想,从旅游计划的多个角        度入手,基本建立出一个写作框架。
(二)针对写作主题建立写作框架
为帮助学生突破一些自主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写作框架,再引导学生对框架中应当具有的部分展开深入的思索。还是延续上文中提到的“travel plan”的写作内容进行论述,教师在此处可以活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
教师可以在黑板中先写下写作主题 “travel plan”,再以每个自然段为一个分支,构建出思维导图。

由于这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Richard的信回信,首先,第一自然段肯定是学生对Richard的来信进行回复和感谢,对他的Travel Plan展开点评,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再划出一个小的思维导图分支,列举出在回信时,学生可以用到的礼貌用语,让学生的写作更具规范;第二自然段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Travel Plan展开描写,        此处,教师可以划分为旅行时间、旅行地点、旅行原因、旅行细节四个部分,教师可以依照上文用多媒体展现的与旅行有关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充思维导图内容,如从“旅行细节”上就可以扩充为博物馆、公园、海边等几个旅游景点进行描述。在这一部分,教师还应用思维导图列举出一些能够为学生所运用的词汇、短语、句型,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最后一个自然段则是回信末尾的总结与寒暄语,教师可以划分为总结句与回信末尾常用的礼貌用语两个部分。
在这样的主题写作框架教学下,学生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规划,有效地提升写作质量。另外,由于英语写作相较于汉语写作最大的区别便是话题展开的层次性、逻辑性,这样的写作框架教学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汉式英语”思维的拘束,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地道。
        (三)围绕写作主题展开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与高中英语主题写作教学有一定契合度,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运用。此种教学手段还可以与上文中提到的写作框架教学结合起来开展。
教师在进行头脑风暴活动前,应首先对单元中的课文、词汇等内容展开全面的复习,确保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快速的检索与运用,促进学生在头脑中搭建丰富的写作素材。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         “Travel Plan”这个主题展开头脑风暴,进行快速的词汇联想与想法汇总,教师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所想的词汇、短语展开更发散式的联想,例如针对一些词汇可以想出更高级的代替词,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对写作课堂的参与度,并帮助学生对写作主题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对作文产生进一步的写作规划,有效地提升写作的质量。
(四)针对单元写作主题展开写作评价
课程改革主张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者,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传统的写作评价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依据单元写作主题展开写作评价方式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写作评价的全过程,对自己在写作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全面的审视。
例如,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为每一名学生下发一张写作自评表,自评表以单元写作主题为核心,对学生写作中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部分提出了评价要求,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检查,更好地发现        自身的不足。此种方法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针对上文的“Travel Plan”主题,评价表可以这样设置: Did I state the reason why I choosing this place for travel?、Did I use the words and phrases learned in this period?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对自己的写作成果展开评价。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设计写作自评表的基础上,为学生再设计一份同伴评价表,运用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对单元写作主题的内容展开回顾,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针对单元写作主题展开写作探究
除上文提到的写作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写作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单元中阅读部分的文章展开缩写,对某一段落展开扩写或写个后续,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单元讲解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以单元所学的单词作为素材,发挥想象力写出英语故事的        自主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单元学习质量,让学生脑海中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具连贯性、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文本整体教学时,应当针对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构        建出直观的写作主题,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写作目标,并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把握写作主旨与思路并展开写作的能力,促进学生作文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Using Language读写课实践[J].英语教师,2019,19(06):64-66.
[2]徐大青.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学实施方法[J].中学生英语,2019(24):47.
[3]金罕俊.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建光,1977年4月,男,满族,河北围场,本科,中一,高中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