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学刚
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中学311715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逐渐各地展开,针对课程改革,高中各学校及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与此同时高中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众多方式中开展通用技术系列课程也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支持。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渗透;培养
引言: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在经历心理与生理共同的成长,并且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未来的工作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此开展通用技术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如今多数学校已经在校内展开通用技术的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了解通用技术知识,在教授学生技术教育是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繁杂的书本知识之外展开新的课堂。对于学生核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明确未来的目标,以此增加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一、浅谈通用技术
1. 通用技术简介
在通用技术教学开设初期,由于各地的师范大学都没有开设类似专业,因此通用技术教师人员紧缺,各学校为正常开展课程,通用技术的教师通常为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水平不一,专业背景也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以代课数量较少的科目的教师代课,(现在浙江技术都高考五六年了,已经比较正规了)比如信息技术,美术,音乐,体育教师为主,由于各个高中情况和背景不同,因此代课教师情况各不相同。由于近些年课程的改革,各地师范高校都逐渐展开了对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教育等专业,不少的师范大学都有了专门针对通用技术教学的方向,也逐渐培养出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专业教师,在不久之后,代课教师将会被专业教师代替以提高此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目前,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了通用技术方向的物理学,就是针对通用技术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人员所开展,并且已经成为单独的专业。
2.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作为通用技术类课程,其拥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技术类的培养,最主要的环节在于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以熟练技术内容和基本操作,因此通用技术的课堂主要建立与实践之上。在这门课程中,学生有机会获得自己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在学生亲身经历和亲身实践的参与过程中获得对于技术的自我认知及感受,在不断的练习,改正和实验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和技术经验,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另外,这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技术类课程需要运用到不同类别学科的内容和知识,例如在工艺设计课程中,需要用到美术和材料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物理化学等科学类知识,在动手实践方面还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工具和人文类常识,不仅如此,很多技术类课程对于经济法律政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能够学会对于知识技能的整合和输出,也是新的知识学习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并没有指定的科目,学会把所学知识跨学科使用和整理是每一个学生进入社会都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技术的本身就是用于创造,创造便是技术的核心,对于学生来讲,信息的获取,加工等步骤都需要通过自己去处理和完成,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通用技术课程给予学生无限的空间和载体去不断发掘潜能。生活离不开技术,而生活中既有科学也有人文,因此技术也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人类通过技术生存,任何技术在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科学基础的前提下都有丰富的人文背景,因此通用技术课程在讲究科学的前提下也要为学生丰富其人文知识和文化底蕴。
二、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强调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核心素养,在通用技术课程之下开展了不同的学科科目。通用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拥有技术意识,要有学习技术和实践技术的领悟能力。浙江省内在很早之前提出了在省内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中的实践教育,也要求学生拥有实践能力。另外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同样要求学生拥有工程思维和创新设计,学科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技术工程的思维,创新在科技发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科技发明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首要位置。浙江省作为我国的发明大省,个人专利数量在我国全国省区中占领第二,并且在省内也有着突出的科技型企业,例如新华三技术和海康威视等。另外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具体方法如下:
1. 关注学生整体发展,提高综合素养
对于高中开设的技术类课程,主要属于通识类课程,重点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某一项技能,而在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基本的技术知识理念,应该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在目前教育中大多关注主要学科的学习,常常忽略了对于学生生活技能和技术知识的培养,因此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对于技术方面课程的开设,之所以分为选修与必修课程,就是充分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地域背景,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开设不同的课程促进了学生在自己感兴趣方面的学习热情,在课程教材甚至是不同的课程关注点上都鼓励着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在这样课程的学习中,形成了学生学习技能和独特的思想方法以及领悟文化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培养让高中学生全面的发展。
因此,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机械的训练方法,应该在教授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开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2. 开发创造潜能以及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时期创造力开发的最佳时机,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于事物的批判精神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达到了更高的等级,因此在高中年龄段帮助学生拔高其思想水平,锻炼批判能力,养成批判精神并且鼓励其自我思考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不断的创造和人类潜能的自我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直接教授学生如何操作等可以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内容,教师可以单纯地教授实践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并且通过自我实践和知识管理得出答案。这些实践等技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实践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技能开发和未来生活能力,开发创造也极其重要。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技术的同时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或者给学生下发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进行制作或创作,通过学习到的科技技术知识完成创造。
3. 加强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训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越来越依赖科技,但是与此同时,科技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领域,如今科技的设计走进了千家万户,也因此在科技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人文。学生学习技术的同时,也离不开掌握人文的知识,因此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向学生解释更多技术发明或出现的意义所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学习也了解人文知识和科学技术之间潜在的关系,对于这些关系应当做到熟悉并且可以熟练地运用和理解。相比之下,人文的学习更能够让学生体验社会和接触不同的人,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风俗习惯,通过科技的教育为学生拓宽眼界,了解未来生活中在社会上的人文知识与通用的科学技术知识常识。在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中学,有校园网站和校园媒体等校园社会软件,更加有利学生学习沟通交流和人文知识。同时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中学校内有丰富藏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了解校园以外的知识。
4.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通用技术课程中涉及大量高新技术,反映出科技未来发展方向,但其与高中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隐晦,许多现象与技术虽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却未能引起学生关注,例如各类电子元器件和各种控制电路的设计。教师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利用身边的器材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贴近真实生活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曾被忽略的事物,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参与度和代入感,充分感受通用技术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电子控制部分知识学习为例,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提供的各种电子元件,如光敏传感器、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等,指定某个设计目标(光控路灯灯等),请学生们担任设计师、工程师,根据所学知识、利用所给元件设计电路图,并据此连接电路。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熟练掌握课堂内容,还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依照前面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获得较大进步。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开展通用技术教学,需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明确其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并为学生全面展示相关理论与技术,恰当的教具能够为课堂增色不少,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其加深理解,但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包含诸如机器人设计制作、电子控制技术、智能家居设计、机械加工制图等内容,教师能够获取的教具有限,且大多价格昂贵、精细度高、容易损坏,因而为通用技术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弥补缺少教具的遗憾,例如在学习“设计图样的绘制”一章时,首先使用投影仪为学生展示某些形状较为规整的零件、工艺品等的成品图,要求学生凭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其三视图,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其设计图纸,指出设计图与三视图之间的异同,并尝试着独立完成模仿与还原,给出一份设计图,标明物件尺寸,尽可能多地展现细节。在完成多组练习后,请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在绘制两种图示时的感悟和体验,交流经验,再给出一个由不同图形拼接的、难度较高的实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绘制较规范的设计图,之后各个小组展示作品,由教师完成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认识实物的形状结构与各组件的空间关系,能够与同学、教师进行深入密切交流,锻炼沟通、合作能力,通过对设计图的还原,还可有效锻炼观察能力与耐心。当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教师应当给出一段时间,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涉及某个物件,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并使用硬纸板、木棍等工具按照图纸制作成品,在班上展示,学生可单独完成作品,也可自由组队、合作共赢。如此,学生可充分锻炼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其核心素养能得到全方面提升。
四、结语
高中生正处于即将步入大学学习其专业知识的年龄阶段,因此更要与时俱进,掌握最先进的技术。目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已经在大多数省市的大多数学校开设,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触技术,学习技术的机会,对于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可以使其在未来步入社会时拥有更多的技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连哲.核心素养下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的实践[J].知识文库,2020(18):116+118.
[2]韩钊.浅谈中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的优化路径[J].中华少年,2020(15):204-205.
[3]陈振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2):58.
[4]赵小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