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高鹏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完全学校,河南省南阳市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校,河南省南阳市473000
摘要: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加之课业的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数学课堂效率较低,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目前老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同时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课堂效率;培养;教学质量
引言:
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包含了更多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掌握基础的教材知识,而是要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老师的教学进度也随之加快,如果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很难跟上课堂学习,也无法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教学计划的调整,保证学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对所学习的学科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情境教学,使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快教学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老师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坐标固定位置》时,首先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情境导入教学,将计算机上的“怪兽吃豆”游戏给学生进行展示,将怪兽先后经过的位置用数字进行表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示怪兽经过的其它位置,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待学生可以正确熟练的表示坐标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知识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课程设计,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且不断鼓励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老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教材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老师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利用转盘教学道具引入课堂教学。
首先老师为学生呈现一个颜色分布不均匀的转盘,让学生自己设定一个获奖区域,并设置奖品为一支笔,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转转盘,如果指针刚好落在有奖区域,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品;其次老师又拿出一个颜色分布均匀的转盘,同样让学生设置获奖区域,并且动手转动转盘,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两次设置的获奖区域,获奖可能性是否一样,从而引出课堂内容教学。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众人合起来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对于初中生而言,虽然都在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接受同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学生之间思想的差异,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的原因,所以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对于同样的知识点,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完全听懂,但是有些学生对知识还是很模糊。因此,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抽样调查的意义》时,部分学生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以及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搞不清楚,常常混淆,对解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时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利用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区分这些概念,从而让学生思维得到碰撞,并且借鉴他人简单的记忆方式,熟练的掌握教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课堂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位似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老师借助生活中同一张照片的不同尺寸大小引入教学,让学生观察不同尺寸的照片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位似图形的概念;其次老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让学生对位似图形的相关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结束语
对于初中生而言,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但是要真正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还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降低理解难度,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有针对性性的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莹.选题探讨初中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C].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2020.
[2].朱信芳.浅谈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C].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320-321.
[3].杨光友.探讨初中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