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敏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第六小学,浙江省 温州市 3256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迎来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者们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写出打破常规并且具备创新性特点的作品,实现学生的充分个性化发展。本文简单阐释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采取“一刀切”的作文教学形式,对于学生进行“普遍性”的要求,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确实“千篇一律”,毫无特点可言,也就更加谈不上让其在作品中流露情感了[1]。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成了很多学生不想面对的“噩梦”。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指导其写出个性化作文,成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 设计个性化作文教学内容
作文是写作主体内在情感以及独特个性的外在展示,也是其生命力以及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形式[2]。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的作文也应当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不够灵活,为学生提供的作文要求过于死板[3]。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受限,最终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流于形式而没有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文内容要求的时候,应当给予学生多角度引导,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并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促使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作文内容。
例如,在习作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做出如下要求与指导:首先, “以小见大”,学生需要从自己熟悉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件事情开始着手;其次,“真情表露”,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从侧面烘托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另外,“发挥想象”,学生可以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进行描述,将自己心中希望的家乡状况写出来……如此要求可以促使学生不再追求于对范文的模仿,做到从真实内心情况出发,进而创作出个性化的作文。
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谓“独立思考”指的是一种自己可以独自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一些事情,不受他人的影响的能力[4]。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写作中应当必备的一种能力,否则就容易导致拼凑、抄袭、照搬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供给学生更多思维锻炼的机会,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例如,习作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时候,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进行写作,而是应当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让你感觉自己长大了?”“你感觉自己长大的那一刻,明白了什么道理?”以及“能否说出你感觉自己长大前后的区别?”……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探讨。由于学生们年龄相仿,相互交流生活性经验的时候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当一幕幕往事呈现在脑海中的时候,学生的思考深度会得到提升,学生们将自己的真实经历以及内心想法融入到写作中去,其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显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且容易打动人心。
三 采取多元化作文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流程[5]。写作属于创造性的活动形式,每个学生在认知、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所采取的评价策略也应当有所区别与不同。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不仅可以得知自己写作方面的缺陷与短板,同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与启发,这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并促使其写出精彩异呈的作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作文评阅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评阅的时候,教师应当从学生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些观点新颖且立意独特的作文,将其在班级中供学生进行传阅,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其他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当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难有起色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其打个低分就完事了,而是应当主动帮其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并为其制定科学化的训练计划。当学生的作文水平出现抬头起色的时候,教师应当看到学生的额努力,并予以及时的认可与赞扬,鼓励其再接再厉。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指导的时候,还应当从学生的自身兴趣以及习惯为出发点,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的时候给出建议性的指导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进而促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化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也非常符合当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对于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从设计个性化作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采取多元化作文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始着手,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新发展与突破。关于个性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与策略,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谭敏芝. 彰显个性,回归学生本真作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4):180.
[2] 刘建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初探[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8):P.48-49.
[3] 徐国英. 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研究[J]. 学周刊, 2019, 393(09):105-105.
[4] 范静. 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指导策略之我见[J]. 信息周刊, 2020, 000(012):P.1-1.
[5] 卢淑英.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 考试周刊, 2019, 000(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