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德育活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吕惠
[导读]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长期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养成。
        吕惠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610000
        摘要: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长期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小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思想活跃,做事不计后果,如果不加强管理,则会出现严重后果。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进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从而确保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茶地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活动;开展策略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德育教育方法不当
        若想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便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措施。从目前形式来看,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部分班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管理、教育的层面,没有做正确积极的引导工作。还有部分班主任平日事物繁多,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些应接不暇,进而在德育教育层面投入的精力便有所下降,难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性
        在小学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不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聆听学生想法的意识,部分班主任没有设立适合班级管理的针对性方案,而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单一性的口头教导或奖惩机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讲授德育教育知识时,讲解的出发点过大,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讲授的德育知识,进而便不易深刻体会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缺乏专业化组织
        在部分中学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基本由班级班主任全权负责,没有设立相应组织进行管理,同时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也无法切实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才会开展教育工作,而没有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这些问题都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1、注重日常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持续化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味地的讲空话、说套话,而是要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对教育条例进行完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环境,对班级管理条例进行改进完善,对小学生起到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其次,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教师一方面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做到言行有致、举止得体,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则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树立德育榜样,制作德育黑板板等,构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施加持续的影响。


        例如,有的学生极度缺乏自信心,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失落情绪中无法自拔,针对这一间题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选择一些学生可能经常需要面对的间题,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等,让孩子们在班会上尽情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此过程中融入一些真人真事,如张海迪顽强不屈、努力进取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借鉴。
        2、开展德育主题班会
        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针对性的德育教学,道德素质在此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提升。
        如,钊对目前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得孝顺父母、孝敬长辈的问题,班主任便可开展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班会。当然,要想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参与主题班会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正式的班会活动开展前,班主任可以借助“尊老爱幼”这一主题,在互联网上搜集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源,将这些视频资源放在课件中。在班会开始时,班主任便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自己所搜集的视频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因此被视频所展现的内容所吸引,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热情。在视频展现完后,班主任便可开展正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向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日常生活那些能够有效地体现尊老爱幼的精神的情况。在学生分享完毕后,班主任可以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点评,以此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有问题的,需要进行改正的,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改正自身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尊老爱幼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有效地施行到俱体的实践中。
        总之,小学班主任有必要多多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班会,重视针对性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获得有效地提升。
        3、巧妙融入数学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数学也越来越深奥,对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存在着不小的挑战,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存在畏惧的原因。基于这个现状,数学教师要多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剪刀和一个纸的圆柱体物件。课堂上,笔者让学生用剪刀把圆柱体垂直剪开,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长方形。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就得到的图形,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当每个小组都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基本原理,就让学生与教师进行身份互换,通过自己的探索给“学生”介绍和讲解本组的分析和研究过程。这个过程是探究的过程,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刻。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和班级倡导的“人人向学,互帮互助”良好的班风是一致的。
        三、结语
        德育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教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应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作用,实现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增强。
        参考文献:
[1]张爱芳.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途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8,(94):100.
[2]马晓雯.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新课程·上旬,2018,(1):后插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