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丽 吕冠男
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课标对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师而言,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够实现德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要通过德育的渗透,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生物知识也能够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并建立正确的三观,这样学生才能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能够更加顺利。
关键词: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措施研究
引言
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各阶段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此才能让学生成长为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德育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德育的渗透。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对此提高重视,并思考如何才能让德育和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缺乏沟通
有的教师是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来进行学科德育设计的,将教学中心放在生物理论教学与德育理论教学方面,并未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维特性来安排一些互动实践活动。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下,教师并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问题,而学生也不能感受到教师德育教学的意图。同时,在部分高中生的叛逆心理和抵触情绪的影响下,师生之间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激化。
(二)教学目标不合理
有的教师往往会制定相对较高的德育教育目标,但没有从学生角度进行德育与生物内容、任务的整合,会在生物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高中生物课堂喧宾夺主。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还会拉大德育与生物学科教学之间的差距。
(三)急功近利思想影响
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效果的。但有的教师希望能够通过一两堂课,或者一个章节知识的讲解,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当学生出现一些与标准答案或者主流思想相左的行为或意见时,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往往会采取强制性的语言或者方式去纠正学生的行为,遏制学生生发出其他的想法。这将会让学生对高中生物德育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与厌倦情绪。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可以让学生更方便的接触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有很多是负面和不健康的,而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此时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其严重地负面影响。德育是对学生的“三观”进行重塑、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提高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高中生的自制力还不是非常高,外部因素对其个人行为的影响非常强烈,例如有些高中生因为沉溺网络经常去网吧,有的高中生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会开始吸烟和饮酒,甚至出现危害生命的行为,这些不仅对学生自身会造成很大危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生命态度的形成。针对这一点,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对生命教育进行渗透,比如可在开展和生命有关的教学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并懂得珍惜生命。以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科学健康”为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对其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人体的器官移植等内容进行讲解,只是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但起不到任何德育教育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其合生命教育结合在一起。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其中的关键核心,也是支持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而不衰亡的重要因素。因此,爱国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当学生真正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时,其就能够充满着学习动力,并且将来会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到祖国的建设当中。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也应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中对爱国教育进行渗透,以此展现出生物教学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在开展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结合与国家发展有关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教育,并且可以多方收集爱国教育的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真正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态度,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即将面临人生关键的转折期,此时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也要在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科,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了解生物学科知识从发现到进入教材经历了怎样的艰辛过程,学生将因此产生更加强大的动力,会更积极地学习生物知识,从而无论在生物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精神品质的培养方面都将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以“生物科学与健康”为例,当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抗生素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医疗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就会了解任何一件事物从发现到发展都会经历一个极其漫长且艰辛的历程,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无数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进行的研究。教师可以将其和学习及个人发展联系一起,让学生了解如果想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也要本着这种态度对待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学科在新课标背景下都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在新课标背景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德育的渗透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令高中生物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尤其是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由于高三学生即将走入大学,德育水平的提升,对于其在大学校园以及未来社会中的发展都有非常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略[J].孙正莉.吉林教育.2019(44)
[2]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J].胡纤.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
[3]高中生物教学德育渗透问题的实施策略[J].于明海.高考.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