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张丽亚
[导读] 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素养的重任。
        张丽亚
        新绛县横桥镇狄庄学校, 山西 运城 043100
        摘要: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素养的重任。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显著的低效化,无法满足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需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融入音乐游戏教学模式,从而激活小学音乐课堂的生命力,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育;方法策略
导言:
        面对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小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游戏激发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必须科学、合理地融入音乐游戏,借助音乐游戏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1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将音乐游戏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音乐游戏应用效果不佳。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音乐游戏设计缺乏目的性
        教师在运用音乐游戏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明确音乐游戏是为音乐教学提供服务的。但是一些教师在具体应用音乐游戏的时候,目的性比较缺乏,完全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一些教师对音乐游戏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刻,忽略了音乐游戏教学中的知识性目标,使得音乐游戏失去了原本的价值;还有一些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时候,片面追求课堂氛围,过分关注音乐游戏,致使音乐课堂出现了片面的热闹现象,无法实现音乐游戏中知识的学习。
1.2 音乐游戏教学中音乐与游戏相脱离
        与其他游戏不同,音乐游戏主要是在音乐的基础上开展游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一旦失去了音乐,而只强调游戏,就会导致音乐游戏教学失败,致使音乐游戏教学失去精髓和应用价值。一些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时候,由于对音乐、游戏的主次关系考虑不够周到全面,音乐游戏教学中出现了音乐与游戏相背离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常常出现游戏动作与音乐节奏不合的现象,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音乐游戏教学效果,甚至会导致课堂秩序出现混乱,干扰正常的音乐课堂教学。
1.3 音乐游戏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音乐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改变音乐课堂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优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偏差。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教师给予足够的指导和提醒,才能保障音乐游戏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但是研究发现,教师受到自身多种因素的制约,并未对音乐游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以至于学生在错误观念下越走越远。如此一来,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要求。
2 音乐游戏教学的策略
2.1 合理设定游戏内容
        小学音乐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音乐游戏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感知音乐中蕴含的美感,促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最终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定游戏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音乐教材中的特定主题,结合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音乐游戏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时,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游戏活动能力等,选择与其相适应的音乐游戏形式。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以及音乐基础、音乐感知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精心设计音乐游戏模式,开展音乐教学。


2.2 保障游戏互动空间
        在小学音乐游戏教学中,为了保障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开阔的游戏空间等,切实保障音乐游戏开展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并在音乐游戏中掌握和理解音乐知识、感悟音乐情感等。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营造游戏互动空间:首先,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例如改变教室的座位环境,引导学生围绕着圆圈坐、U型坐、小组型坐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游戏空间,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其次,教师在优化音乐游戏空间的时候,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发自身的音乐学习空间,引领学生在音乐游戏的参与中,强化自身的音乐感知力,进而更好地感悟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最后,教师在优化音乐游戏空间时,还要对这一空间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通过音乐游戏活动获得音乐知识学习。
2.3 音乐游戏与音乐教学各个环节相融合
        (1)借助音乐游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唯有唤醒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态度,在音乐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基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教师可结合音乐教学内容,选择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合的音乐游戏,使学生在舞蹈、拍手、踏步等不同种类的音乐游戏中,活跃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最终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2)结合音乐游戏,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引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知音乐的魅力,获得丰富的情感和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等。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不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而应结合音乐作品,对其背后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补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开小差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状,教师在拓展音乐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音乐游戏的模式,引导学生以朗诵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背后涉及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游戏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拓展。
3 音乐游戏教学中给予足够的指导
        在具体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的时候,为了保障音乐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确保音乐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音乐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对具体的游戏规则、游戏要求、游戏活动过程等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理解音乐游戏的相关内容,更好地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接着,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游戏内容,对学生进行示范,并将特别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明确,使学生掌握音乐游戏的要领。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应进行细致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错误,保障音乐游戏的顺利开展。音乐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必须对游戏活动展开总结、点评,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鼓励等,使得学生通过音乐游戏获得成就感,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心。
4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求,音乐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具体应用音乐游戏开展教学的时候,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过程中存在音乐游戏设计缺乏目的性、音乐与游戏内容相脱离、音乐游戏教学中指导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音乐游戏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合理设定游戏内容,保障游戏互动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加强音乐游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借助音乐游戏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粱燕.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7(5):192.
        [2]王宁.浅析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快乐成长[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9)
        [3]刘雅琴.刍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J].科普童话,2016(14)
        [4]杜宏花.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09):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