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卫国
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广东 佛山 528300
摘要: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由于其在初中阶段所占的分数比重不高,常常会被学生忽视。然而,地理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质、土壤、气象等各个领域。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好地理尤为重要,那么作为初中教授地理这门学科的老师又该如何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 地理;趣味性;新式教育
在传统应试教育中,一些老师采用灌输式教育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必要的地理知识,以至于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成绩不理想。在新课改后,教师探索合适的教育方法,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性教学无疑成为了有效的方法之一,接下来,笔者将会在本文中浅析现阶段教学的现状以及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现如今趣味性教学应用的价值
(一)课程受重视程度低
在初中阶段,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课程安排上,将大部分的课程时间都给予了一些分值较高的学科。不仅如此,初中考试也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分数为主,其他学科分数为辅,使得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神放在主要学科上。此外,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认为让学生融会贯通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即可。最终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失去了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
目前在一些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教学方式有些板滞,而地理知识又比较难以理解,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氛围乏味、无趣,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而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某件事情充满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进行探索,主动的去学习。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相关部门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开心、兴奋的环境下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等等。
在新时代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很多优秀的教师都纷纷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面进行了不断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氛围,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样还有一些老师不以为然,也就有一些老师产生了怠慢的思想,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旧只是一味地选择和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单一且枯燥的地理教学模式,必然也会导致学生对地理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对于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感到提不起自己的兴趣,最终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趣的导入,让学生更快进入“角色”。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作为课堂的第一步,它的好坏,决定了课堂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导入,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调整学生的状态,让学生迅速提升注意力进入角色。
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对社会的热点事件和新闻高度关注。有趣课堂的导入应该和时代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方面入手,如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这一节时,我可以从新疆的长绒棉事件导入,不但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巧设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提升素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地理课堂不再是只关注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达到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目的。新课改侧重“学”而不再是以往的侧重“教”。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时刻都要思考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创设有趣的情境,设立贴近生活的主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最大兴趣。而设计在情境中穿在主线上的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们在讲《青藏地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最新的网红“丁真”作为导入,围绕着“丁真的帅”为主线设立问题。分别围绕“肤色”“五官”“服装”“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探究。这种情景教学能让学生抱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合作探究完成课堂学习,既能完成知识建构,又能培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效果极佳。【1】
(三)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丧失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这门学科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实在太多了,面对这么繁重的记忆任务,学生很难打起精神,此时如果教师能够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保持一个更加积极的状态,有一些的地理名称,教师完全可以编排一些口诀,方便学生记忆。例如老师在讲到古巴蜀,今四川地理知识时,可以引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句,并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当然,教师也可讲述该地区著名的文化或建筑等,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比如在说到西藏地理时,可详细讲述一下西藏著名建筑“布达拉宫”,在说到北京地理时候,可引用北京著名建筑“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需结合各个班级实际情况而选择进行。在记忆这些口诀或者故事的时候,学生就会抓住这些特征和内在的特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记忆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编写一些能够帮助他们记忆的语言和口诀,从而来实现快速的记忆与长久的记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必然比死记硬背更有可能直接帮助大部分的学生牢固地把握好知识点。对于具有记忆力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内在的加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寻找与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由此及彼【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面对初中地理这门学科所处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应适当从教学方法入手,改变学科重视程度,提倡趣味性教学,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初中地理学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振良.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3(08)
[2]黄宜昌.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科学咨询,2012(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