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关第三完全小 62755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立定跳远,是能够锻炼学生下肢肌肉能力,促进身体协调的一种运动方式,能够为学生将来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于小学体育立定跳远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将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案和训练形式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障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 立定跳远 教学方法 研究
引言
立定跳远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项目,主要是指:站立跳远借助小腿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尽量跳得远,立定跳远包括起跳和落地两个环节,重视基本技能提升有利于增强跳远水平。立定跳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立定跳远贯穿于小学和中学的整个教育阶段,更是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测试项目之一,通过跳远小学生可以提升跳跃能力和增强肌肉的爆发力,尤其是对于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立定跳远技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小学生体育教学参与性的提升。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立定跳远项目的教学引导,结合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科学的强化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远技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期间,教学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期间,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下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的基本发展史,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期间穿插讲解技术动作对学生立定跳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为学生示范立定跳远的相关技术动作及要领,并从班级中选出一名动作比较规范的学生来为班级其他学生进行演示,让其他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在学生展示完毕后,要及时对这名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此激励其他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此外,在传授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相关技术动作等知识期间,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注意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从立定跳远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规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重视示范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需要教师的示范教学,结合立定跳远的标准动作进行引导,使得小学生在模仿和体验过程中迅速掌握动作要领。立定跳远最重要的环节是跳远,要求小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以增强跳远爆发力,原地立定半蹲和深蹲作为立定跳远的基本准备动作,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正确引导和示范。为增强小学生对立定跳远标准动作的规范性掌握,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通过划分跳远步骤和渗透跳远技巧进行课堂指导,要求小学生在个人的实践体验过程中有效提高跳远水平。例如,在课前,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广泛搜索一些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微视频,并对其进行对比、挑选,去除一些重复的视频,挑选一些适合小学生认知的视频等。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视频编辑软件,对这些视频进行剪辑、修改。在剪辑、修改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充分预设,即“学生掌握哪些动作要领有困难?学生对于哪些动作要领认识不清、有偏差?”等。紧接着,教师可以根据课前预设,有的放矢地对展示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视频进行精打细磨。然后,将这些微视频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认真观看。
三、多途径趣化练习方式
实践出真知。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以及着力提升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立定跳远练习。鉴于常规立定跳远方法比较枯燥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趣化立定跳远的训练方式。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青蛙跳荷叶”的情景游戏。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跳绳或呼啦圈等,在操场中摆出一些“荷叶”的形状,创设“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情景。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小青蛙”,在这些“荷叶”上面跳来跳去。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游戏在引领学生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参与游戏之前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而要求的内容则应该主要围绕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如,摆臂、起跳、蹬摆等。除了“贪玩好动”之外,小学生还喜欢“争强好胜”,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争第一、得冠军。鉴于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将立定跳远训练过程趣味化,即在立定跳远练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练习。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百米冲刺+蛙跳+鸭子步+竞走等组合的接力比赛。先充分地调动其学生的运动兴趣,然后再将学生引入到立定跳远项目的训练中,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实现“乐学”。
四、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立定跳远教学计划
科学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考虑,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思考,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基于学生整体立定跳远训练效果的提升进行思考之外,还要在进行训练活动时,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如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差,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辅助教学用具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率。
五、优化立定跳远教学评价,鼓励训练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和对于教师的信赖和依赖,使得优化教学评价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立定跳远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有利于树立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自信心。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时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发展小学生的闪光点以培养小学生立定跳远的自信心,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程度的区别决定了立定跳远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视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整个教学考核也要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符合新课程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例如,部分小学生在参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因为身体因素而无法积极自主参与到教学或训练活动当中,实际参与的积极性和情绪不高,这时候为了调动他们参与立定跳远训练活动的热情,可以有效地利用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摆脱自己伴有的消极学习态度和心理,增强他们学习立定跳远知识的自信心。在立定跳远教学完毕后,可以指导学生灵活地利用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师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对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或者取得比较大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和赞赏,同时委婉地指出那些伴有技术动作不够标准等问题的学生的错误,这样可以逐步增强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针对立定跳远项目进行教学优化和技巧的逐步渗透,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营造一个小学生亲自体验的立定跳远训练情境,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促进技能的提升,全面提升小学立定跳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恩.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分析[J].田径,2021(01):26-27.
[2]金龙.基于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的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孙飞.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2020(43):35.
[4]刘鸣.浅析小学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J].青海教育,2020(Z1):69.
[5]祁晓华.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方法谈[J].考试周刊,2018(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