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克图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37400
摘要:畜牧养殖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牛病的治疗与诊断,对于提高养殖户效益,以及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牛病难治疗的成因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关键词:牛病;诊断;治疗难;原因
得益于畜牧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养牛产业呈现出规模持续增大的发展态势。而作为影响养殖户效益获取的关键因素之一,牛病的出现轻则影响到牛的健康发育,重则因牛病严重导致养殖户效益获取受损。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牛病的诊断与治疗难度加大。如何采用科学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牛病预防、治疗,成为广大养殖户的关注重点。
一、牛病治疗难原因分析
(一)混合感染因素
牛病产生与混合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若养殖期间出现混合感染情况,不仅会导致治疗难度增大,亦会增大牛的死亡率[1]。所谓混合感染,是指牛养殖过程中出现寄生虫类、病毒类、细菌类等疾病的相互混合。倘若治疗期间仅采用单一手段进行牛病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治疗成效,甚至会因抗生素活性干扰的形成而导致牛病加重。所以,牛病治疗难度的提升受到混合感染的直接影响。
(二)兽药质量因素
兽药是解决牛病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部分制药企业利欲熏心,选择以制造假药的方式进行兽药经销,或者是通过掺入违禁药物来实现对成本的缩减。倘若牛病治疗时应用假冒伪劣的兽药,轻则导致牛病加重,重则出现死亡现象。同时,部分兽药尽管在成分使用方面并未出现违规问题,但是其药物疗效、标准无法达到规定要求,甚至部分首要缺失广泛抗菌功能。因其兽药疗效不足,在治疗部分牛病时难以获取显著效果,而病牛会因最佳治疗时间的错过而导致病情加重。此外,兽药质量问题还体现在药物含量少、标识与实际药物成分不相符、药物成分无法查询等问题。
(三)免疫抑制因素
倘若牛的免疫系统在疾病发生时受损,易出现病牛免疫抑制的现象[2]。受到免疫抑制的影响,其病牛易在发病期间出下疾病敏感性增高的现象,并且机体抵抗能力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免疫抑制的形成与传染性、非传染性因子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其中伪狂犬病毒、牛瘟病毒、牛蓝耳病毒、牛圆环病毒以及牛细小病毒等均属在传染性因子范畴内;营养缺失、药物使用、霉菌等方面均属于非传染性因子范畴。牛病发生期间其自身免疫系统会因免疫抑制而出现混乱的问题,此时部分疾病的感染率会显著增大。
二、牛病诊断与治疗
(一)常用诊断方法
受限于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养殖户无法借助先进诊断方法进行牛病诊断[3]。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牛病诊断:(1)体温。体温异常是判断动物是否发生疾病感染的常用方式,若牛出现提问异常,则需提高其关注度,并第一时间与兽医站人员联系,进一步借助先进手段进行牛病诊断。(2)食欲。食欲与疾病感染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倘若牛在日常进食过程中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则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疾病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牛病治疗。
(二)牛肺疫诊断与治疗
牛肺疫疾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病的范畴,其牛胸膜肺炎支原体为该疾病的致病因素[4]。同时,该疾病传染性相对较强,倘若牛群中存在牛肺疫感染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否则会增大牛群出现大范围传染的现象。以呼吸道分泌、呼吸为传播途径,感染饲料、水源后易造成牛群的传染。为避免因牛肺疫感染而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现象,需要做到对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5]。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可以先从牛体温入手,判断其体温是否超过40℃,并观察病牛是否存在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之后可以通过肺部诊听的方式进行肺泡音的诊断。
若病牛未得到及时治疗,会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的现象。牛肺疫潜伏期范围为2周~4个月。在确定牛罹患牛肺疫后,用药方面可以采用瘟毒清、头孢王等药剂进行肌肉注射,控制其药物注射周期为2~3d,其注射频率控制在1次/d。若病牛无法通过治疗好转,则需尽早采取相应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开对其他健康牛产生影响。此外,为降低出现牛肺疫传染、传播的现象,要求养殖户做到对牛舌的定期消杀,并提前做到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对饲料管理的强化来促进牛群的健康生长。
(三)瘤胃臌气诊断与治疗
瘤胃臌气发生后病牛会出现腹部膨胀的现象,此时叩诊病牛瘤胃会有鼓声声响,听诊时会出现瘤胃蠕动音消失的现象[6]。患病期间病牛会呈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现象,并且在初期阶段极易出现嗳气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病牛的腹部疼痛感会持续增大,此时病牛会表现出站立、卧倒反复交替的现象。若治疗不及时导致病牛进展到后期阶段,会表现出张口伸舌的状态,随着呼吸困难程度不断提高,最终因窒息而死亡。针对此疾病的治疗,需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下,采用胃部导管在患病初期阶段进行治疗,利用其导管进行气体排出。需注意,病牛若瘤胃臌气程度严重,会增大其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所以需在治疗时视情况进行穿刺处理,结合导管应用来达到有效排气的目的。治疗过程中药剂应用需要依据病牛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其中鱼石脂应用计量控制在70g左右、硫酸镁计量控制在500g左右,掺水溶解后将其灌入病牛胃部。或者是采用5%2葡萄糖000ml、生理盐水剂量控制在2000ml、安钠咖剂量控制在20ml、碳酸氢钠溶液剂量控制在500ml,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病牛治疗。此外,中药治疗手段应用同样效果显著,依据对病牛实际情况的分析,剂方为干草24g、香附45g、砂仁30g、白术45g、党参45g、青皮30g、陈皮30g、茯苓30g,煎服后将其灌服至病牛口中,控制药物使用频次为1剂/d。
(四)前胃迟缓
前胃迟缓在牛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主要症状表现为:病牛呈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的现象,并且进食过程中以多汁饲料为主,对于精饲料未表现出明显的进食欲望。患病后反刍频次下降,并频繁出现嗳气的问题。此疾病诊断可判断牛呼出气体是否存在异味,叩诊时判断其瘤胃是否出现蠕动不频繁的现象。初期病牛并无明显症状,排泄、进食相对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排便减少、粪便发硬发黑等症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酒精应用剂量控制在100ml、鱼石脂剂量控制在20g、硫酸镁剂量控制在500g,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内服治疗。或者是采用药物肌肉注射方式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安钠咖20ml、氯化钠500ml、氯化钙100ml。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受到混合感染、药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牛病的治疗难度加大。对此,需以早诊断、早治疗为前提,采取科学方式进行牛病精准诊断,视情况采用口服、肌肉注射以及中药治疗手段来提实现对牛病的有效治疗,帮助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叶尔扎提·塔巴哈提.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诊断与治疗[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 v.36;No.425(02):84-84.
[2] 易兆会.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 农家参谋, 2020, No.664(16):42-42.
[3] 王金远.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 000(005):61-61.
[4] 帕尔哈提·玉山, 马力克·艾则孜.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 畜牧业环境, 2020(6):91-91.
[5] 李春凤.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J]. 吉林畜牧兽医, 2020, v.41;No.392(12):86-86.
[6] 胡安别克·米拉丝别克. 牛病难治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兽医导刊, 2020, No.345(11):46-46.
姓名:朝克图, 出生年月:197502, 性别:男, 民族:蒙古族, 籍贯:内蒙古兴安盟 学历(学位):大学本科(硕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教师, 研究方向:家畜常见病防治, 邮编:137400, 收件地址: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铁西查干西街天起花园1号楼5单元502 电话:13190952631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