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幸福感 保护嗓音要先行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薛建洲 武剑
[导读] 根据深圳市中小学一线教师嗓音现状调查数据分析,嗓音问题在深圳市教师这个特殊人群中的普遍存在。

        薛建洲 武剑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根据深圳市中小学一线教师嗓音现状调查数据分析,嗓音问题在深圳市教师这个特殊人群中的普遍存在。教师作为职业用嗓人员,如何保护和修复的嗓音、如何防治教师的嗓音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教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嗓音健康直接关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嗓音保护意识,但通常缺少科学用嗓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得嗓音问题居高不下。
    关键词:嗓音保护;教师职业;一线教师
        引言:根据深圳市中小学一线教师嗓音现状调查数据分析,嗓音问题在深圳市教师这个特殊人群中的普遍存在。教师作为职业用嗓人员,嗓音问题应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何保护和修复的嗓音、如何防治教师的嗓音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保护好教师的嗓音,就是保护生产力”。教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嗓音健康直接关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应当重视教师从业人员的嗓音保护与修复。
        一、教师嗓音保护的重要性
        教师嗓音保护关系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所有一线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是绝对离不开“嗓音”。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幼一线教师通常以嗓音为载体,通过言语的表达,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嗓音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职业工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常常被视为一线教师的必备技能,可一线教师的嗓音问题却被忽视了。长期以来,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嗓音使用非常频繁,往往因未掌握科学的发音和保护,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甚至嘶哑失声,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很多一线教师都是长期带病工作,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嗓音保护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教师出现嗓音嘶哑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出现嗓音失声的现象,即使教育教学水平再高也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事实上,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嗓音疾病,有的因为嗓音疼痛而被迫使用话筒等扩音设备上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力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邻班级的课堂教学。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统计:以45分钟为一节课,每秒钟吐2个字计算,教师每堂课发声器官需要做5400次伸张运动,若连上三、四节则达数万次之多。俗话说“语过千言,不损自伤”。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离不开嗓音的使用,但大多数教师很少有接受嗓音保护与修复方面培训的机会。很多一线教师都是长期带病工作,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时也给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总之,教师嗓音作为教师职业的重要工具,关乎教师的职业发展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嗓音的保护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各级研究机构的关注和参与。
        二、教师嗓音现状不容乐观
        (一)嗓音问题的现状
        
        图1
        通过分析2732份调查表,结果显示:有2641位,占比高达96.7%的教师嗓音分别存在失声、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白喉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慢性咽炎者高达49.1%,嗓音嘶哑者31.3%,痰多者20.7%,疼痛者19.2%,声带小结者4.9%,失声者4.5%,声带息肉者4%,其它者2.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嗓子健康情况很不乐观,慢性咽炎、嗓音嘶哑、痰多、疼痛成为困扰教师嗓音健康的主要问题,教师的嗓音普遍受损,绝大部分教师嗓子存在着一种甚至两种或多种问题,严重者甚至单侧声带麻痹(15例)。
        (二)嗓音问题的成因
        
        图2
        通过分析2732份调查表,结果显示:在2641位存在嗓音问题的教师中,存在影响嗓音的诸多因素,其中过度劳累的原因有1436人,约占54.4%;声带使用过度的原因有1852人,约占70.1%;嗓音使用方法不当的原因有1380人,约占52.3%;嗜辛辣的原因有486人,约占18.4%;饮用冷饮过度的原因有277人,约占总人数10.49%;身体状况欠佳的原因有514人,约占19.5%;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原因有233人,约占8.8%;女教师在例假期间和妊娠期用嗓过度的原因有364人,约占13.8%;药物的原因有81人,约占3.1%;发声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有595人,约占22.5%;其他原因有75人,约占2.8%。
        (三)嗓音保养的现状

图3
        通过分析2732份调查表,结果显示:“是否愿意接受嗓音保养方面的辅导”的项目中,愿意接受嗓音保养方面辅导的教师有2312人,占比84.6%;不愿意接受嗓音保养方面辅导的教师(目前大部分尚不存在嗓音问题)有336人,占比12.3%,未填写该项目的教师有84人,占比3.1%。该调查数据说明,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教师有强烈的嗓音保养意识,都比较重视嗓音保养方面的培训和辅导,都迫切希望了解和掌握相关“嗓音保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中不愿意接受嗓音保养方面辅导的教师只是较少数,其中大多数目前尚不存在嗓音问题,也需要提醒注意嗓音方面的保护。
        综合来说,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的嗓音保护问题不容乐观,高达96%以上的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嗓音问题。在困扰一线教师嗓音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过度劳累、声带使用过度、嗓音使用方法不当、发声方法不科学成为造成嗓音问题的四大诱因。值得庆幸的是,绝大数一线教师具有参加嗓音保养方面的意识和意愿。
        结语:
        长期以来,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嗓音使用非常频繁,往往因未掌握科学的发音和保护,只用不养或只用不练,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甚至嘶哑失声,给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广大教师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本课题的成员将继续开展和指导深圳市中小幼一线教师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并力求制定出预防、治疗教师嗓音疾病的具体方案,从而切实提高深圳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深圳市基础教育事业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洲.如何炼就课堂好声音——教师美嗓保健实用宝典[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大科技,2017:6-25
        [2]丁琦.浅谈气息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及嗓音保护的重要性[J].大科技,2019,32:45-46
        [3]张景艳.教师课堂用声及嗓音保护[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2:9-11
        [4]姜华敏,倪淑萍.教师嗓音疾病寻因与防治对策[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100-103
        [5]郑红.剖析高校教师合理用嗓及嗓音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2,14: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