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王慧
[导读] 目前,重视创新教学、科学育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因此无论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

        王慧
        第八师143团小学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目前,重视创新教学、科学育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因此无论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还是对学习任务完成的紧迫性,都有必要对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培养展开新一轮探究。本文将针对小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相关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学习能力中,数学思维能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能力,而同时,数学学科的学习也占据着较大的分量。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数学科目中将得到充分学习,同时也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保障。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指学习数学知识采用的方法和习惯,当学生具备这项品质时,才能真正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同时数学也是一门需要强大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这就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当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在学习上就会更加出色,同时也会比数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成绩更加优异。除此之外,很多学生能够快速吸收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都是因为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重点。这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当教师充分认识这些情况后,应关注学生的敏感程度以及学生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强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比较有难度的学科,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把握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才能达成数学预设的教学目标。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并总结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遵循必要原则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制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计划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原则并加以实施,才能确保数学计划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同时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下3点原则:1教学原则要与新课标大环境相贴合,同时按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教学路线、育人路线走得更加顺畅,最终培养出符合教育背景的人才。这样的教学思路,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精力、时间的浪费。2要遵循逐步推进的原则,这项原则讲究的是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要避免这种思想和行为的产生,要有耐心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扎实牢固。3要遵循学生思维特性的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加速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需要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全体学生得到适宜的锻炼和成长。
2.2数形结合,强化记忆
        众所周知,数学科目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除了数字外,还充满着图形,且图形和数字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数字可以解释图形,图形也可以解答数字。

无论如何,做到数字图形两手抓,才能有效减少浪费数形资源,也能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在数形结合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知空间形式和学习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利用新型教学模式,才能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能够牢牢记住知识重点。但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忌不可过于复杂和繁琐,例如:采用一棵树和鸟的图案,让学生看到树上小鸟的数量变化过程,从中只知道加减法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采用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解答问题,让枯燥无聊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生动,同时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3衔接新旧知识,探寻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
        小学数学的知识都是从简单到难复杂依次呈现的,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必然联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衔接新旧知识的方式,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使学生发掘学习内容间的关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的同时,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串联,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切实实现系统性教学。在探寻学习内容关联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洞察力、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框架做清晰认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2.4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这门科目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这就意味着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因此,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强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灵活性思维的锻炼,真正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做的是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存在的关联信息和元素,并将其放大,以同时以生活案例作为基础,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充分融合,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进行专注的思考和认真的探究。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其他视角看待问题、剖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借助生活与学科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数学教师提高重视程度,并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才能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开启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最终探寻到适合班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做到将问题合理引出,在习题难易程度上也需要做到精准拿捏,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只有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只有具备这种品质和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学好数学这门科目。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做出努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最终达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巧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9):53-54.
[2]陈好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36):85.
[3]覃贵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7,(1):46.
[4]赵翠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电脑迷,2018,(32):222.

作者简介:姓名:王慧   出生年月:1989.9   性别:女   籍贯:安徽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邮编:832000   单位:第八师143团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